小楠(化名)從小就因右腿不聽使喚而無法走路。小楠父母十分著急,他們帶兒子四處就醫看腿疾,可多年來一直沒有效果。
直到不久前,小楠發生了一次抽搐,隨后做了頭部核磁共振檢查后,一切問題終被查明。
【意外】
3歲男孩不會走路
被發現顱內有巨大腫物
3歲的小楠來自河南的一個小縣城。
當1歲左右的小寶寶開始顫顫巍巍學走路時,小楠卻因右腿不聽使喚無法行走。
“那時就一直以為缺鈣啥的,就沒想過是這么嚴重的問題。”得知兒子不會走路后,小楠的父母就帶著他四處求醫,但由于夫妻倆一直抱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心態,小楠的病情始終沒有好轉。
不久前,小楠突然發生意外抽搐,小楠的父母趕忙帶著兒子來到當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建議下給小楠做了一次頭部核磁共振檢查。檢查顯示,小楠顱內有一巨大腫物,直徑約6厘米,橫跨小楠的左右腦。而小楠之所以出現運動障礙,就是因為腫物侵犯了大腦的中央前回,而此處正是控制人體運動功能的中樞。
因病情嚴重,當地醫院建議小楠盡快轉至河南省兒童醫院繼續治療。
【緊急】
數小時屏息工作切除腫物
超級“炸彈”讓醫生驚心
在當地醫院的建議下,小楠轉院到河南省兒童醫院,該院神經外科主任齊林立即對小楠進行了檢查。
她發現,小楠顱內的腫物不僅大,而且內部有數條粗壯的血管,正源源不斷地為腫物輸送“養料”。而這些血管在外科醫生眼中,無異于引爆炸彈的導火索。
“切除腫物時,每一條血管都有可能造成大出血,危及患兒生命。”盡管手術風險極大,但為了給小楠爭取更多健康生活的機會,齊林毅然決定為小楠取出這個超級腫物。
在手術顯微鏡輔助下,齊林小心地分離了額頂腦組織,向腦內又深入了0.5厘米,終于看到了這個超級腫物。它的大小讓齊林心驚,“最關鍵的是當時腫物還在不斷出血,情況十分緊急,需要分秒必爭。”
齊林與該科室主治醫師董留建一邊用電凝止血,一邊對腫物進行切除。可每深入1厘米,對兩位醫生而言都需要耗費極大精力,“你既不能讓腫物過多出血,又不能損傷腦組織,一個失誤都可能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最終,經過數小時屏息凝神工作,這個腫物才被完整切除。
【說法】
兒童患腦瘤的情況不少
暫時無法預防
手術后,沒有了腫物的壓迫,小楠的肢體活動功能也慢慢恢復了。
目前,小楠已經開始進行第一階段的化療,若2~3個月化療結束,各項指標和數值符合條件的話,小楠就可以回家繼續康復,定期復查了。
據齊林介紹,經過病理檢查發現,小楠顱內的腫物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膠質瘤,也就是一種惡性程度較高的腦瘤。因為家長沒有意識到是腦部問題,沒有及時帶小楠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以至于當發現時,腦瘤已經變得較大。
“他這個情況還是很罕見的,但具體病因目前還不清楚。”齊林表示,就其臨床接觸到的病例來看,雖然小楠的情況屬于罕見個例,但目前兒童患腦瘤的情況并不少見,其中,尤其屬胚胎型的腫瘤病例較多,“有的是胚胎時就有了,有的是出生后才出現的。”
齊林稱,腦瘤的致病因目前仍舊無法查明,因此,幾乎沒有預防的辦法,“像小楠的情況,即便是胚胎時期就有,孕期檢查也是查不出來的。”
因此,齊林提醒家長們,對待兒童腫瘤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此外,一定要定期帶孩子進行全面的身體體檢,發現問題盡早就醫。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編輯:河南商報 趙琦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