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平安產險在深圳舉辦了“科技引領,平安護航”智慧交通創新論壇,論壇上首次發布“平安交通運輸行業創新服務方案”,借助AI等科技創新,助力城市建設更加安全便捷、經濟高效、綠色智慧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
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兼集團黨委副書記曹實凡出席論壇,并發表講話,他提到“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智能算法的不斷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由‘人工智能’帶來的‘科技引領社會’將引起巨變,作為企業更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并且付諸行動。面對來勢洶洶的‘人工智能’全球化浪潮,中國平安早已轉身,輸出技術,賦能產業,投身于‘金融+科技’的戰略當中。”
據了解,平安產險已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多個業務領域,此次發布的“平安交通運輸行業創新服務方案”針對行業的效率、安全、成本三大痛點,提供基于大數據的交通擁堵治理平臺;通過金融和科技創新,提供涵蓋人財物的服務和保障方案。
平安產險副總經理曹六一在論壇上表示,“平安產險運用在科技領域的多年積累和保險的專業優勢,通過金融+科技,提升為公眾出行和交通運輸行業的服務能力,為促進中國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的轉變貢獻產險的一份力量”。
AI+治理交通擁堵
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不斷發展,科技在推動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交通系統在區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時空范圍具備感知、分析、預測等能力,從而充分保障交通安全、發揮交通基礎設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統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治理擁堵是智慧交通體系的第一要務。平安產險基于平安科技多年核心技術積累和平安集團金融全牌照資質所提供的多應用場景,聯合深圳市政府打造具備動態感知、車流管控、智能疏導的深圳交警智慧感知與指揮平臺。
該平臺基于涵蓋深圳全市700+卡口、2000+停車場的“交通動態監控系統”底圖數據層,疊加事故監控、重點車輛、高清攝像頭等圖層,通過數據建模、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全市交通動態實時監控,并基于真實交通場景構建,模擬不同的疏導方案測算最佳效果,自動管控且動態調整疏導方案。據悉通過該平臺擁堵預測模型,能精準預測未來1小時的道路擁堵程度,準確率達到90%以上;結合疏導模型,智能生成最優的疏導方案。
為倡導綠色出行理念,緩解道路交通擁堵,該平臺還建立了“碳積分”線上服務體系,引入獎勵機制促成人們選擇綠色出行方式。其中綠色出行積攢的碳積分,可用于“抵消交通違法扣分、抵扣停車費用、碳積分商城兌換”等,未來還可與平安萬里通積分、銀行卡消費、快捷支付等場景打通。
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
在促進行業提升效率、綠色出行發展的同時,平安產險也通過“金融+科技”的方式為交通運輸行業提供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
針對物流行業貨運險理賠耗時長、理賠難的痛點,平安產險推出閃賠服務。通過技術簡化相關流程,使得客戶出險能夠實現自助化理賠。承保時在前端確認車輛運輸貨物種類、品名;出險報案按照客戶端提示拍照上傳照片,填寫損失明細及貨損狀態;系統將根據上傳的貨物信息綜合平安歷史賠案,根據公開價格及客戶自報價格,綜合評定貨物損失;同時系統通過模型識別照片拍攝時間,判斷照片拍攝,賠付款項將在2小時內自動打入司機賬戶。
同時,平安產險針對物流業普遍存在的放空行駛及訂單延誤等痛點開發創新產品空駛險和延誤險。前者客戶端實時定位反饋車輛位置、通過OCR識別車牌及證件信息,理賠系統自動審核,通過車輛行駛軌跡圖自動識別司機接單及貨主取消訂單記錄,能夠實現系統自動識別風險,免單證自動理賠。而后者系統自動識別訂單預計達到時間,司機提供延誤證明文件即可得到賠付。
而對于運輸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融資、保險需求,平安產險提供覆蓋人財物的一攬子保險服務,為企業的固定財產、車輛、專利技術、企業員工的人身意外、常規養老、醫療補充等提供相應保障。
此外,綜合解決方案中也包含平安產險廣受市場認可的“510極速查勘”, 它利用定位技術、動態網格繪制、熱力圖、出險高發大數據等高科技支持,實現在334個地市級以上城市中心區,95%的日間案件可以在5-10分鐘內開展查勘,平均等待時間為6分鐘。
平安產險力求打造領先的科技型財產保險企業,未來還將繼續研發并推動更多科技在保險領域應用落地,為各行業提供有針對性的“金融+科技”的綜合解決方案。
2018年是中國平安成立30周年, 本次論壇是平安產險30周年回饋企業客戶的第二場活動,感恩交通運輸行業客戶的長期支持。曹六一表示,“未來,還將召開‘大國重器、平安護航’、“ 共建美麗鄉村”等系列主題論壇,希望通過企業、專家、保險公司的三方研討,深入挖掘風險,制定解決方案,為企業客戶提供更加高效、專屬、全面的保險服務”。
編輯: 呂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