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過后,臺風“溫比亞”來到河南,一夜間打破浪漫。8月18日,鄭州暴雨,綠城廣場附近的相親廣場并沒有因為天氣中斷,近百名家長冒雨替孩子征婚。關于婚姻焦慮、年齡焦慮、擇偶條件和婚戀觀,記者在采訪中體驗到家長們各種看法。
關鍵詞1:婚姻焦慮父母冒雨替孩兒相親,孩子去東北旅游
8月18日上午,河南省氣象臺發布暴雨紅色預警。鄭州風雨交加,這樣惡劣的天氣,綠城廣場附近的相親廣場依然人流如織,近百名家長穿著雨衣、撐著傘,自發在這里聚集,替孩子相親。“你家是孩兒還是妞兒?”不用寒暄客套,只問這一句,兩名家長就能聊起來。
一名母親替30多歲的兒子征婚,已經“駐扎”這個相親廣場3年多了,她說孩子自己不愿意來,“孩子對找對象結婚不上心,這幾天他去東北旅游了,我來看看,周末只要有空我就過來。”
另外一名母親在替小兒子征婚,她說:“平時替大兒子照顧孩子,好不容易閑了一天,就算下雨也趕緊過來看看。”
現場除了尋覓的家長,還有幾個擺攤的婚介所。“今天下雨了,人少,平時人山人海,都是父母給小孩找對象的。”其中一個婚介攤位的女士告訴記者,她手里很多客戶都是父母過來登記的,兒女不知情,為了給孩子找到合適對象,有的家長已經在這里尋覓5年了。有些父母既親自來相親廣場幫孩子物色,還在多個婚介所登記。對于婚姻,兒女比父母淡定多了。
這一點也從鄭州市民政局近日公布的數據得到驗證,數據顯示,2012年后鄭州婚姻登記數量一直“走下坡路”,2012年頂峰時期達到102072對,2017年則降至78280對,比2016年下降7.2%。
關鍵詞2:年齡焦慮“相親廣場男女比例2∶50”,婚介工作人員催20歲女兒找對象
在相親廣場中征婚的男男女女,以80后居多,30歲左右占比較大。根據家長描述,男性普遍想找比自己小的。現場一名婚介工作人員介紹,她掌握有約2000名單身男女信息,只有一名男性明確要求找比自己大兩歲的對象,大部分男士遵循男長女幼的婚配邏輯。而女性的要求比較寬松,大部分描述為“年齡相當”。
公開報道顯示,2010年中國夫妻年齡差為2.77歲。在相親廣場,男性和女性的年齡焦慮哪個更突出?答案應該是女性。
現場一名經驗豐富的婚介郭先生告訴記者,據他觀察,相親廣場里的男女比例是2∶50。郭先生說,男的到了35歲,只要條件好,依然可以找25歲~30歲的對象,選擇范圍比較大。但女孩就不一樣了,過了35歲,可選擇范圍很窄。因此他催促今年20歲、還在上大學的女兒抓緊時間找對象。“我看這形勢太嚴峻了,女孩年齡大了不好辦,得提前替女兒操心。”郭先生說。
關鍵詞3:婚戀觀“女追男隔層紗”“女方太強勢婚姻不幸福”
在相親廣場時間長了,不少家長總結出一套婚戀觀。劉先生說:“現在男孩女孩談戀愛,女孩主動點成功幾率會高。”劉先生認為,現在男孩追女孩,不像上一代那么上心,兩個人聊天,如果對話只有簡單的“嗯”“是的”“好的”,那很容易“涼”。如果女孩熱情一點,積極回應,差不多就成了。
在廣場上專門做婚介的郭先生說,他比較信奉一個觀點:“談戀愛結婚一定不能當成交易來做,一定要有愛。”他自稱管理著有500個會員的婚介微信群和QQ群,經他牽線成功的對象,有婚姻穩定生兒育女的,也有結婚半年就離婚的。他認為,女方挑對象,要看人品、能力、擔當。男方挑對象,要看性格、修養、內涵,物質條件是最不需要考慮的,而外貌只要相互看著不討厭就行。如果男方太懶惰,女方太強勢,婚姻往往不幸福。聊到最后,他用一句雞湯總結了自己的婚戀觀:“幸福不是你住的房間有多大,而是房間里飄出來的笑聲有多甜。”
現場花絮
擇偶條件千差萬別
相親廣場的征婚小廣告上,年齡和工作是必填項,否則被匹配的可能性很小。男方的征婚廣告一般會寫上“有房有車”“有房無貸”“婚房120┫”等能代表財產狀況的信息,而女方的征婚廣告會注重“身高、氣質”等形象的描述。在對對象的要求上,男方一般會寫上“溫柔賢淑,能照顧家庭”。女方則要求對方“成熟穩重,無不良嗜好”。此外,部分人會加上讀書、運動等興趣愛好。在父母主導的相親市場,年輕人熱衷的星座因素幾乎沒有被提及,而很多父母會幫孩子算屬相。外地戶口沒有被排斥,但本地戶口在相親時是加分項。
案例1
36歲高富帥,要求女孩不戴眼鏡、皮膚白、瘦一點
一名鄭州本地老太太替36歲的獨生子找對象,據她描述,兒子1.8米高,條件很好,要求女孩瘦一點,皮膚白一點,還不能戴眼鏡。老太太說,對女方的地域沒有要求,不介意外地人,但不希望對方家里兄弟姐妹太多。
案例2
公交司機被拒兩次,自稱因房子太小
一名39歲的男子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名公交司機,第一次來相親廣場給自己找對象。18日上午,他根據廣場上陳列的征婚信息,挑選了兩個適齡女子的電話打過去,均被拒絕。“她們嫌我房子小。”男子說,他在南三環買了70多平方米的新房。
案例3
家中2000┫房產:男方不出彩禮,女方要有陪嫁
一名63歲的父親替32歲的兒子征婚,不像其他父母關心“年齡、工作”等信息,這名父親直接問女方“準備要多少彩禮”。他解釋說:“怕女方規矩不一樣。”他住在西三環,家里有兩棟樓中樓,一共7層2000多平方米,而他們的規矩是男方娶媳婦不出彩禮,女方要有陪嫁。這名父親說,自己還有個36歲的女兒,單位不錯,目前未婚,將來女兒結婚會陪嫁一輛40多萬的名車。
案例4
在意女方工資,交通補、房租都要問到
一名登封的父親替28歲的兒子征婚,他比較在意女方的收入。“工資多少?扣除五險一金后呢?有沒有交通補助?單位食堂是否免費?每月工資扣除所有花銷后能剩多少?”這名父親在現場若有所思地盤算著。
作者:大河客戶端記者郭兵
編輯:河南商報 趙琦
來源: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