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一程續源,右二孫帥廷
河南商報記者 崔莉莉
現在回想起來,程續源認為,是10年前支教老師帶給他的藝術啟迪,讓他走上了和藝術相關的大學專業。
“支教老師的課,就像在我心里種了一顆種子。”
8月10日,中國平安河南地區(以下簡稱“平安河南”)2018年支教行動正式啟動,2008年第一批接受平安河南支教資助的兩位同學,接受了河南商報記者專訪,講述了第一次和支教老師結緣的故事。
故事1
“支教老師讓我敞開心扉 放飛夢想”
孫帥廷現在從事建筑設計的工作。在當天的啟動活動上,孫帥廷對著蘭考縣桐鄉街道魯屯平安希望小學的20多名學生描述自己現在的情況。
孫帥廷小學是在濮陽縣徐鎮平安希望小學上的。2008年,平安河南第一次開展“新農村 新希望”平安希望小學公益支教活動時,孫帥廷就有幸結識了當時支教的幾位老師。
“支教老師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讓我打開眼界、敞開心扉,放飛夢想。”孫帥廷說,自己所在學校,主要師資都是集中在語文、數學等基礎學科上,而音樂、美術、體育等基本上沒有老師,“有時候數學老師帶著在操場上跑一圈,就算是上體育課了。”
這時候,多才多藝的、來自各行業的平安支教志愿者來了,給自己帶來了一個斑斕的世界,自己也第一次發現,原來上學這么有意思。“光是‘主科’,上學有點枯燥的。”孫帥廷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要是沒有老師一直鼓勵支持我,我也不會順利上完大學走上理想的工作崗位。”孫帥廷說,自己現在工作了,比較忙,一旦自己有時間,也要從事社會公益工作,把奉獻精神的接力棒傳下去。
故事2
“老師的信收藏10年常常拿出來看”
和孫帥廷是小學同學的程續源,也是2008年一起認識了支教的劉老師和王老師。兩位女老師連續兩年,都在程續源在的學校支教了一段時間,還帶著文具、書籍等學習用品到程家家訪。
“意外的是,老師回去后,給我寫信了,一共兩頁,還有好多我的照片、和老師的合影,我打開信的時候,手都是抖的。”程續源說,那些照片是自己人生中第一次拍照,對自己來說意義重大;信中,老師還鼓勵他堅持讀書,不要被其他因素影響。他也正是因為老師們的鼓勵,堅持讀到了大學,現在在安陽師范學院學環境設計。
“真的是老師的鼓勵起了作用。”程續源說,周圍有不少同學,抱著“讀書無用”的想法,讀到中學就出去打工了,自己則聽了老師的話,上了大學。
到現在,程續源時不時就會拿出10年前老師給他寫的信和照片翻看。
今年暑假,程續源報名了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去廣西山村支教,想要完成自己回報社會的愿望。無奈報名人數太多,自己沒去成。“以后有機會,肯定還要多做這方面的工作。”程續源說。
【受助感言】
“支教老師走的時候,我就感覺像自己喜歡的東西消失了一樣,心里難受。”——程續源
“支教老師沒來的時候,我就像籠子里的小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在‘山’的那邊、‘窗戶’的那邊,還有那么大的天地可以飛翔。”——孫帥廷
編輯: 呂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