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協和”二字冠名的醫院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許多地方,有的自稱“協和醫院某某分院”,有說是屬于“協和醫療集團”,有說是“北京協和醫院的連鎖醫院”或“與北京協和醫院是技術上的上下級關系”。這些“××協和”往往盯住“下三路”和“難言之隱”,多主打婦科、男科、皮膚病等。(見10月23日《揚子晚報》)
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傍名牌”的協和醫院,幾乎清一色是民營醫院。知名醫院“親戚”多,估計連知名醫院自己都不清楚,更遑論患者了。這不僅有損知名醫院的美譽度,更會誤導患者,延誤患者病情,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醫療衛生事業關乎千家萬戶,是重大民生問題。對此,政府監管部門必須切實擔負起監管職責,出重拳遏制醫院“傍名牌”現象。一方面,有關部門需加強對醫院“傍名牌”行為的監管,嚴懲混淆視聽、欺騙患者的冒名醫療機構,保護知名醫院的權益。同時,被“傍名牌”的知名醫院應增強主動維權意識。另一方面,要在能力建設、行風建設等方面下功夫,加速醫療機構尤其是民營醫療機構的良性發展。只有多方協力還醫療行業一個干凈的環境,才能讓民營醫院走向口碑競爭,徹底摒棄“傍名牌”現象。(吳學安)
來源:河南日報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