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在“第一財經金融科技峰會”上,中國民生銀行聯合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發布《中國小微金融發展報告(2018)》指出,隨著金融科技快速發展,小微商業模式不斷優化升級,小微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明顯拓展,小微金融長期發展呈向好態勢。
作為最具市場活力的群體,小微企業在加快創新、促進增長、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一直以來,小微企業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制約了小微企業健康發展。2008年以來,民生銀行創新開展服務小微企業的探索實踐,不僅創造性提出了“小微金融”的概念,而且10年如一日深耕小微金融市場,成為中國小微金融的首倡者、引領者,贏得了“小微看民生”的市場美譽。
數據顯示,10年來民生銀行累計投放小微貸款超過6萬億元;截至2018年10月末,該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400多億元,較年初新增近480億元,戶均貸款60多萬元,累計為超過760萬戶小微商戶提供了融資、結算、理財等綜合性金融服務。
值此小微金融10年之際,民生銀行從探索者、 實踐者視角,組織編寫了《中國小微金融發展報告(2018)》,并由該行行長鄭萬春擔任主編。《報告》由5篇13章、5份案例和2篇專題調研構成,不僅系統總結了民生銀行和同業的小微金融實踐和經驗,而且結合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背景和市場環境,對小微金融發展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對策建議。
報告指出,小微企業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但在不同成長階段對金融的需求不同。總體上看,小微企業遵循從內源融資、股權融資到債券融資的發展順序,早期主要依靠自有資金或民間借貸,因缺少抵質押物等很難從銀行貸款;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引起VC、創投的興趣;隨著企業成長和信用記錄增加,銀行貸款和發債融資就成為可能。因此,小微金融要根據小微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的金融需求特點,有針對性地創新產品服務,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壯大。
報告認為,小微金融是小微企業和商業銀行實現雙贏的重要發力點,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據測算,2020年前我國將新增小微企業近1500萬戶,小微企業融資覆蓋率有望從2017年末的20.75%上升至2020年末的30-40%;按單戶貸款余額200萬元估算,未來三年全國小微企業的新增融資需求總額將接近9萬億元,小微金融市場呈快速、穩步增長態勢。
報告還指出,近年來我國小微金融已取得長足發展,但與廣大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要多措并舉、齊抓共管、協同發力,共同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質效。
一是強化政策協同,發揮政策合力。改善小微金融服務是社會各界的共同目標,既要聚焦銀行業內部,也要關注銀行業外部,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快金融市場開放,強化實現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同合力作用。政策出臺前,要加大溝通和協調力度,兼顧政策的連續性。同時,運用信息技術,加強政策有效性評估,減少政策間的矛盾和不一致性,建立更加高效的小微金融政策支持體系,確保政策效果最大化。
二是加快政策落地,強化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一方面,關于小微金融的各項支持政策要盡快配套實施細則,強化政策可操作性,加快落地實施,并且做好調整優化,確保解決關鍵問題;另一方面,政策操作要適應市場運行的要求,充分發揮市場的價格發現和資源配置作用。特別是財政政策,要妥善運用產業基金、擔保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風險補償、貸款貼息等手段,實施有效考核,提高運行效率。在對企業產業的支持上,要改直接對供給方的專項資金補貼為對需求方的價格補貼,或采取減免企業社保繳存等方式進行間接補貼。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疏通貨幣政策傳導。要處理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系,注意支持形成最終需求,為實體經濟創造新的動力和方向。要在信貸考核和內部激勵上下更大功夫,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要用好擔保機制和國債、減稅等政策工具,放寬發債主體的相關限制,進一步完善評級管理體系,同時加速推動證券化項目落地。
四是加快多元化資本市場建設,支持小微金融創新。要加速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穩步壯大直接融資和股權融資。針對初創期的小微企業,要穩妥有序推進投貸聯動業務,同時有效發揮創業投資基金的支持作用。針對發展壯大中的小微企業,要積極開展并購貸款業務,同時加快運用小微企業債券和其他債務融資工具。針對資金富裕、有投資需求的小微企業,要配套產品和服務,增強小微企業的投資能力。另外,針對小微企業日益多元化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要增強支付結算、管理咨詢、健康養生、教育培訓等綜合服務能力。
五是有效提升互聯網金融監管,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一方面,要嚴格準入管理,未取得相關金融業務資質,不得依托互聯網開展相應業務。特別是針對 P2P網絡借貸和股權眾籌業務的線下營銷,以及未經批準從事資產管理、債權或股權轉讓、高風險證券市場配資等金融業務,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堅決打擊。要強化互聯網監管,清理排查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監管套利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確保小微金融市場的競爭秩序更加公平有效。
民生銀行小微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周伯婷在發布《中國小微金融發展報告(2018)》時指出,當前小微金融進入了“數據+科技”雙輪驅動的3.0階段,通過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推動小微金融從傳統金融向數字金融轉變,從融資服務向綜合金融服務轉變,從全渠道銷售向專業化銷售轉變,從被動風險控制向主動風險管理轉變,從線下操作為主向線上線下相結合轉變,實現小微業務快速健康發展。
“10年來,民生銀行在小微金融服務領域全心投入,積累了大量的小微客群和豐富的小微金融發展經驗,已經成為市場公認、有口皆碑的特色服務品牌。”民生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陳瓊在峰會致辭時表示,該行將立足“民營企業的銀行、科技金融的銀行、綜合服務的銀行”戰略定位,積極應用新興科技,大力推動“模式創新、體制創新、產品創新”三個創新,打造智能化、線上化、綜合化、專業化的小微金融服務體系,持續擦亮小微金融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