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受互聯網沖擊,人們消費習慣和喜好有了顛覆性的改變,于是,傳統企業在“迎合時代”和“固守求生”中掙扎、在“變”與“不變”中踟躕。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被認定的中華老字號有1128家,其中包括同仁堂、茅臺、全聚德等知名老字號企業。秋林里道斯作為擁有118年歷史的哈爾濱百年“老味”,在改革的沖擊中,在“互聯網+”的推動中,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摸索,成功將傳統企業的“傳承”與“創新”升級融合。
匠心+執著 百年歷史始終如一
一根紅腸,百年如一。
“一塊老招牌就是一段歷史的縮影”秋林里道斯118年錘煉的是工藝,恪守的品質, 用最傳統的工藝,堅持最熟悉的味道。
對于哈爾濱人來說,它是凜冬臘月中央大街上的那列冰雕火車,是他鄉親友歸途行李中夾帶的伴手特產,是陪伴了哈爾濱人一輩子的老鄰居;對于中國來說,秋林里道斯不單是一個品牌,它是百年歷史和民族自信在舌尖上的表達。
秋林里道斯對百年前的俄式傳統工藝進行整理借鑒,內與資深的老技師不斷精進工藝流程,外赴俄羅斯找到“紅腸的祖庭”學習最正宗的紅腸制法,最終打造出秋林里道斯紅腸制造的25道工序,其中包括堅持嚴選優質冷卻排酸豬、牛肉為原料,嚴格遵守硬雜木兩次烤制的要求等。
隨著大眾對物質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對產品所傳遞的品牌靈魂也愈加重視,秋林里道斯精湛的工藝與品質、深入骨髓的“匠人精神”又成為了里道斯無可比擬的優勢。

傳承+顛覆 產品升級新賦能
狂奔的互聯網經濟和不斷升級的消費模式,對秋林里道斯的老產品老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時代的變化和考驗,秋林里道斯從來都是積極擁抱,主動變革。
2006年,秋林里道斯擁抱國企改制,大膽提出企業自改……如今,秋林里道斯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保證品類不斷研發創新的生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更符合現代人的口味。
同時,秋林里道斯產品的改良也拓寬了消費群體。從原有的三大系列幾十個產品,增加到包含肉灌制品、熏醬制品、格瓦斯飲料、糖果、面包等五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并針對90后、00后消費者口味和需求進行改良與升級。
秋林里道斯不僅成為哈爾濱的活化歷史、城市名片,更打開國際化市場,CNN曾這樣報道:“比美國熱狗有嚼勁,比英國香腸有滋味”。

OAO渠道+營銷 品牌升級新戰略
在品牌建設上,秋林里道斯受“互聯網+”的影響,看準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努力拓寬布貨渠道,將秋林里道斯打造成為傳統企業+互聯網的成功OAO案例。
秋林里道斯與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合作,開設線上“門店”,并針對線上消費人群做精準營銷,通過一系列的互聯網式營銷手段,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到哈爾濱傳統“老味”,也喜愛上來自哈爾濱的紅腸。
2018年9月,阿里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共同發布的老字號品牌發展指數TOP100榜單(2018),秋林里道斯躋身50強。今年“雙十一”期間,秋林里道斯在天貓、京東開展雙渠道營銷,受到美食購物達人的力薦,銷售業績單天破千萬。
工藝+質量 質量把控成就正宗
秋林里道斯視質量如生命,以“食以安為先”的理念為圭臬,堅持“不合格的原材料堅決不入場,不合格的產成品堅決不出廠”的原則,將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
在食材選取環節,秋林里道斯主動引入外部權威檢測力量對原材料嚴格把控;在外部的制度監管上,也引入了先進的品質及衛生管理制度,在25道工序中各個“關鍵控制點”監督管控,對空氣、冰屑等生產環境的檢驗都細致入微。這種制度與標準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但對于秋林里道斯而言這是產品的根基,也是一家老字號的命脈所在。
復雜的工藝和嚴格的質量把控成就了具有獨一無二正宗風味的里道斯紅腸:標志性的濃郁熏香、細膩彈牙的豐富口感以及回味無窮的肉香蒜香。不論春夏秋冬,只要那外表棗紅色、內瓤玫紅色的“里道斯”出現,這座城市就再也不是赤橙黃綠青藍紫的簡單堆砌,而更飽含了似乎炊煙縈繞的家鄉氣息。

面對食品行業的機遇與挑戰,秋林里道斯將繼續堅守傳統、銳意創新,在“變”與“不變”的博弈中續寫老字號的傳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