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0歲的薛榮,并不認為自己到了退居二線的時候
12月初的鄭州,鄭州東站附近的寫字樓鱗次櫛比,相比鄭州其他區域,這個處于商業前沿的區域似乎充斥著一種野性的生命力,而圓方集團總部就在這片鋼鐵森林之中。
圓方集團總裁薛榮,這位有著5萬名員工的“保潔女王”有何獨特之處?她是改革開放之初的大學生,為了愛情,從重慶獨自來到了河南,九次創業九次失敗……種種經歷,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是一位很“勇敢”的企業家。
鏡頭拉長,薛榮的故事,還要從1990年那個讓她興奮的下崗說起。
刻骨銘心
欣然下崗嘗試創業,卻一直在“栽跟頭”
上世紀90年代,劉歡唱了一首歌,名為《從頭再來》:“只不過是從頭再來”。有人問:“從頭再來?你再來一個我看看?”
“別人對于下崗,都是避之不及,但我不一樣,我感覺很興奮。”談及自己的下崗,薛榮說,“我要學歷有學歷,長得也漂亮,能說會道的,下崗了不就意味著我能去創業當老板了嗎?”
不過,現實往往要比想象的殘酷。在圓方集團的創業紀念館,1990年被稱為“最痛苦的一年”。
那一年薛榮成為一名下崗女工,下崗前,她在當時赫赫有名的格林蘭大酒店工作,“那時候,那里是國企,入住的人都是大老板,在那里工作倍有面子。”
下崗后,薛榮東拼西湊了幾萬塊錢,在中牟創辦了第一個企業——釣魚村,但由于經驗不足,以失敗告終。隨后,她又創辦了第二家企業——寵物研究所,再次失敗。第三次,她創辦了電器大世界;第四次,她創辦了飲料廠,全都無疾而終。
迎難而上
父親病逝、婆婆病重,她為了賺錢甚至去賣血
有人說,上天不會因為你的悲慘而憐憫你,其只會安排一道又一道的難關來磨煉你。對薛榮,亦如此。薛榮的第五次創業是關于吃,她創辦了豫榮川菜館。可這次創業以及此后的第六、七、八、九次創業,全都相繼失敗。
1991年,薛榮的父親突發腦溢血,雖然保住了性命,卻癱瘓在床。1992年,父親病逝,1993年,婆婆重病住進了醫院……為了救婆婆,薛榮賣掉了所有家當,甚至還去賣血。在最絕望之時,薛榮白天給人做保姆、掃廁所,晚上擺地攤賣小吃。
“你看我這雙手,是不是很漂亮,我還給人當過手模呢。”說這話時,薛榮語氣平淡,但很多人不會想到:這雙手,曾在雨夜搬過14噸、280袋水泥;這雙手,為人通過下水道;這雙手,擦過寫字樓外墻玻璃,成就了她的“中原女蜘蛛人”……
人生轉折
一夜寫出21頁計劃書,讓她收獲人生第一桶金
1994年初,報紙上常會出現“物業”“家政”等新詞。“我在酒店做過客房部經理,有做保潔的經驗,為啥不從這方面入手?”隨著婆婆的病情好轉,春節剛過,薛榮就做了一套工作服,走街串巷,一邊疏通馬桶、清理房間衛生,一邊做市場調研。
有一次,她與另外三人,用兩天時間將一層寫字樓打掃得干干凈凈,甲方看了十分滿意,但結賬時,對方卻說需要開發票,否則200元的勞務費無法給。雖然幾經努力,要到了錢,但那次經歷也使薛榮意識到,不開公司,很多業務是接不了的。
1994年5月18日,薛榮創辦的“鄭州圓方美潔公司”掛牌成立。
公司成立后,薛榮從新聞中看到,新落成的省廣播電視大樓裝修接近尾聲,“裝修完畢,不正好需要保潔去打掃嗎?”于是,第二天,薛榮便獨自去找了對方后勤工作的負責人。對方告訴她,想做可以,但是需要拿出計劃書。聽完這話,薛榮飛奔去了書店,買了6本業務書,連夜看完,并制作了一份長達21頁的計劃書,以及一份近2000字的清理措施。
薛榮這份勁頭,讓她收獲了對公司發展至為重要的第一桶金,由16個下崗職工組成的圓方創始團隊,也在此時集結完畢。
華麗轉身
“保潔女王”成“網紅書記”,生活有了新目標
如果說1990年是薛榮人生中刻骨銘心的一年,那么,2003年就是圓方集團最為刻骨銘心的一年。那一年,非典來了。
“當時,圓方已經有了4000多名員工,我們給省里各大醫院做保潔工作,非典期間,鄭大一附院第一批先讓我們進入隔離區3人。”薛榮說,當時,她在一附院樓下開了動員大會,無一人退縮。
身為公司老板,薛榮本可以不去一線,可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薛榮寫好幾份遺書,以一名保潔員的身份,進入鄭州市傳染病醫院的非典病房,承擔起三層樓的保潔工作。
憑著這樣一股勁,圓方集團成長為河南甚至全國同行業中的佼佼者,業務覆蓋物業管理、家政服務、高空清洗、婦產醫療護理等。
除了“旗袍皇后”“保潔女王”,如今,薛榮又多了一個“網紅書記”的稱號,她開始在網上給年輕人上黨課。
如今的薛榮,給自己許了100個心愿,比如,去南極講黨課、去貧困山村支教、騎著哈雷去西藏等,“我現在可以干許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事業、家庭還都不錯,我現在很幸福。”
人物名片
薛榮 60歲 圓方集團黨委書記、總裁
【一句話評價】
能吃、能睡、能干的“保潔女王”
個人感悟
在我看來,成功的企業家,需要具備三個特征:能吃、能睡、能干。
這個能吃,指的是什么苦都能吃,什么飯菜都能吃得下,不講究那么多;能睡,指的是無論在什么環境下,都能隨時休息,這樣工作起來才有效率;能干,說的是讓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要干得有模有樣,干得讓人心服口服。
記者:河南商報 孫科 河南商報記者 劉鴻翔/圖
編輯:河南商報 郭爽
來源: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