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的金融服務是刻在河南交行人骨子里的文化印記,更是河南省分行在同業市場競爭中的傳統優勢。1988年,在建行之初提出的“三個一流”中就有“一流的服務”,隨后又在全國率先拍攝《交行禮儀》開啟標準化服務,給廣大客戶帶來了全新的金融服務體驗。在2018年交行全系統的服務考評中,該行斬獲第二名的好成績。
據了解,該行除了在軟硬件方面積極做好金融服務工作外,更是直擊社會痛點,多措并舉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尤其是在群眾反響強烈的網絡詐騙、非法集資、金融知識普及等問題上,積極配合公安和監管部門,為消費者的資金安全提供了更周全的保護。2018年全年防范金融詐騙案件179筆,金額202萬元。
直擊痛點1
積極防范詐騙事件
保障客戶財產安全
近年來,不少居民深受其網絡和電信詐騙之苦,尤其是老年人群體。據了解,該行高度重視對于詐騙事件的攔截工作,在業務辦理過程中通常做到“多問一句,多想一步”,竭盡全力保障客戶財產安全。
近日,交行鄭州京廣中路支行營業大廳來了兩名步履蹣跚的老人,緊跟在其身后的年輕男子顯得神情拘謹。當大堂經理詢問老人轉錢的用途時,陪同男子急忙插話喝令大堂經理趕緊取號,不要多事。這一舉動引起了大堂經理的警覺,并及時將這一可疑情況報告內部主管。
在大家的相互協作下,工作人員將兩位老人安排至貴賓窗口辦理業務,柜員“耐心”同老人進行交談,反復詢問轉款用途并告知轉錢風險,但兩位老人執意辦理轉錢業務。經過柜員耐心詢問,老人支吾地說要把未到期定期存單和卡里的共計15萬元全部轉出去做養老投資,而且陪同男子也不耐煩地催促柜員趕緊辦理業務。這時工作人員已經基本確認老人陷入詐騙圈套,不能再往下繼續辦理業務。在此緊急情況下,柜員以庫存不足為由拖延時間并及時報警。最終,在該行員工的周旋下,詐騙分子被趕來的公安民警制伏。其家屬也聞訊趕到銀行營業大廳,感謝交行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為其規避了經濟損失15萬元。
直擊痛點2
廣泛深入基層 防范非法集資
近年來,不少居民陷入非法集資的陷阱,損失了不少財產。該行作為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認真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和宣傳活動,多角度、多渠道、多層面開展宣傳教育,旨在讓居民“多一份金融了解,多一份金融保護”。據了解,該行2018年全轄共有2200多名員工參與宣傳,深入廣大居民的生活、工作場所,現場宣傳1500多次,累計向客戶發放宣傳折頁等資料20多萬份,受眾客戶累計30多萬人次,為金融知識的普及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同時,為進一步落實央行 “普及金融知識,守住‘錢袋子’”活動的要求,該行積極配合人行鄭州中心支行到鄭州市周邊拆遷村進行金融知識宣講,重點宣講防范非法集資、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等,幫助農民兄弟運用正當途徑守護好自身的“錢袋子”,增強低凈值人群的金融知識與技能、風險識別與防范能力、自我保護意識和責任承擔意識,引導其合理選擇與其自身特點相適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抑制盲目投資沖動,遠離非法金融活動,進而維護金融安全與穩定。
據了解,在宣講過程中除了保證宣傳質效,該行也十分注重宣傳人才的培養和課件的提煉。在人民銀行組織的河南省金融系統金融知識優質課評選活動中,經過激烈角逐,該行上報的《提升金融素養 遠離非法集資》因為形式新穎、案例真實,同時穿插情景劇演出,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河南省金融系統金融知識優質課的榮譽。
直擊痛點3
創新宣傳形式 覆蓋更多受眾
隨著自媒體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交行河南省分行也不斷創新宣傳形式,以廣大居民更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金融知識普及工作,盡可能覆蓋更多的人群,減少宣傳盲區。
據了解,針對傳統客戶,該行設計制作8類宣傳折頁,提前組織員工學習并熟練掌握各類金融知識,重點掌握金融消費者八大權益、金融廣告的特征、如何識別非法金融廣告及維權途徑。同時在網點等自有渠道,通過電子海報機和自助設備循環播放“權利責任風險”圖片。
針對目前一些不法企業、不良網絡借貸平臺利用高校學生普遍缺乏基礎金融知識開展業務的現狀,該行把金融知識嵌入學生喜歡的球類運動中,讓大學生在喜歡的校園活動中自發、自愿地了解相關金融知識。此外,在該行微信平臺專設“消保專欄”,宣傳“謹慎勿貪小便宜”“一分鐘識破金融詐騙”等,宣傳畫面融消保知識于漫畫中,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知識。
針對年輕客戶喜愛新事物的特點,該行采取多種形式滿足受眾需求。如運用“大屏快閃”、PPT宣講等多種形式,吸引客戶眼球,并將賬號信息、消費安全、電信詐騙等宣傳內容融入其中,使客戶對金融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全權)
據了解,該行除了在軟硬件方面積極做好金融服務工作外,更是直擊社會痛點,多措并舉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尤其是在群眾反響強烈的網絡詐騙、非法集資、金融知識普及等問題上,積極配合公安和監管部門,為消費者的資金安全提供了更周全的保護。2018年全年防范金融詐騙案件179筆,金額202萬元。
直擊痛點1
積極防范詐騙事件
保障客戶財產安全
近年來,不少居民深受其網絡和電信詐騙之苦,尤其是老年人群體。據了解,該行高度重視對于詐騙事件的攔截工作,在業務辦理過程中通常做到“多問一句,多想一步”,竭盡全力保障客戶財產安全。
近日,交行鄭州京廣中路支行營業大廳來了兩名步履蹣跚的老人,緊跟在其身后的年輕男子顯得神情拘謹。當大堂經理詢問老人轉錢的用途時,陪同男子急忙插話喝令大堂經理趕緊取號,不要多事。這一舉動引起了大堂經理的警覺,并及時將這一可疑情況報告內部主管。
在大家的相互協作下,工作人員將兩位老人安排至貴賓窗口辦理業務,柜員“耐心”同老人進行交談,反復詢問轉款用途并告知轉錢風險,但兩位老人執意辦理轉錢業務。經過柜員耐心詢問,老人支吾地說要把未到期定期存單和卡里的共計15萬元全部轉出去做養老投資,而且陪同男子也不耐煩地催促柜員趕緊辦理業務。這時工作人員已經基本確認老人陷入詐騙圈套,不能再往下繼續辦理業務。在此緊急情況下,柜員以庫存不足為由拖延時間并及時報警。最終,在該行員工的周旋下,詐騙分子被趕來的公安民警制伏。其家屬也聞訊趕到銀行營業大廳,感謝交行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為其規避了經濟損失15萬元。
直擊痛點2
廣泛深入基層 防范非法集資
近年來,不少居民陷入非法集資的陷阱,損失了不少財產。該行作為一家國有商業銀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認真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和宣傳活動,多角度、多渠道、多層面開展宣傳教育,旨在讓居民“多一份金融了解,多一份金融保護”。據了解,該行2018年全轄共有2200多名員工參與宣傳,深入廣大居民的生活、工作場所,現場宣傳1500多次,累計向客戶發放宣傳折頁等資料20多萬份,受眾客戶累計30多萬人次,為金融知識的普及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同時,為進一步落實央行 “普及金融知識,守住‘錢袋子’”活動的要求,該行積極配合人行鄭州中心支行到鄭州市周邊拆遷村進行金融知識宣講,重點宣講防范非法集資、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等,幫助農民兄弟運用正當途徑守護好自身的“錢袋子”,增強低凈值人群的金融知識與技能、風險識別與防范能力、自我保護意識和責任承擔意識,引導其合理選擇與其自身特點相適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抑制盲目投資沖動,遠離非法金融活動,進而維護金融安全與穩定。
據了解,在宣講過程中除了保證宣傳質效,該行也十分注重宣傳人才的培養和課件的提煉。在人民銀行組織的河南省金融系統金融知識優質課評選活動中,經過激烈角逐,該行上報的《提升金融素養 遠離非法集資》因為形式新穎、案例真實,同時穿插情景劇演出,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河南省金融系統金融知識優質課的榮譽。
直擊痛點3
創新宣傳形式 覆蓋更多受眾
隨著自媒體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交行河南省分行也不斷創新宣傳形式,以廣大居民更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金融知識普及工作,盡可能覆蓋更多的人群,減少宣傳盲區。
據了解,針對傳統客戶,該行設計制作8類宣傳折頁,提前組織員工學習并熟練掌握各類金融知識,重點掌握金融消費者八大權益、金融廣告的特征、如何識別非法金融廣告及維權途徑。同時在網點等自有渠道,通過電子海報機和自助設備循環播放“權利責任風險”圖片。
針對目前一些不法企業、不良網絡借貸平臺利用高校學生普遍缺乏基礎金融知識開展業務的現狀,該行把金融知識嵌入學生喜歡的球類運動中,讓大學生在喜歡的校園活動中自發、自愿地了解相關金融知識。此外,在該行微信平臺專設“消保專欄”,宣傳“謹慎勿貪小便宜”“一分鐘識破金融詐騙”等,宣傳畫面融消保知識于漫畫中,宣傳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知識。
針對年輕客戶喜愛新事物的特點,該行采取多種形式滿足受眾需求。如運用“大屏快閃”、PPT宣講等多種形式,吸引客戶眼球,并將賬號信息、消費安全、電信詐騙等宣傳內容融入其中,使客戶對金融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