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了一下流浪貓,鄭州一醫院檢驗科技師被咬傷,狂“挨”8針。
狂犬疫苗接種有倆誤區,大伙兒一定得注意。
喂了一下流浪貓,醫院檢驗科技師被咬傷
"手上五針,背上兩針,肩膀一針,后續還有四針。花費1655元,嗚嗚嗚,疼暈我了,還真的暈針了。"近日,鄭州市惠濟區人民醫院檢驗科一技師的微信及掛著大血滴的拇指配圖,瞬間在朋友圈掀起小波瀾。
是直接被咬出血了嗎?為什么需要打那么多針?打狂犬疫苗很疼嗎……文字下方的留言,關懷里含著困惑。
和這位技師細聊后得知,原來是她喂社區流浪貓,看著貓特瘦弱可憐,想抱它回家養,結果被咬了一口。
據她介紹,這已經不是自己第一次喂流浪貓了,這次確實沒想到會被咬。
她說,被咬傷的程度達到III級暴露,既要打免疫球蛋白,又要打狂犬疫苗,血滴是扎免疫球蛋白后針眼流出的。
打狂犬疫苗不疼,但打免疫球蛋白讓她這位老醫務工作者直接暈針了……
春季是動物發情期,也是動物傷人高峰期
"春季是動物的發情期,也是動物傷人的高峰期,要提防動物咬傷。這個季節,貓狗也進入了一年當中的繁殖期,盡管平時溫順可愛,但此時會出現狂躁不安、攻擊性增加的現象,輕微的刺激或挑逗都可能發生傷人事件。"急診科主任吉紅亮進一步解釋道,免疫球蛋白其實叫狂犬病被動免疫抑制劑,達到III級暴露后,必須注射,且注射是嚴格按照體重計算劑量的,一次性足量使用,扎針方式是傷口周圍都要扎針才能保證免疫效果,所以加起來這位美女就打了很多針。
吉紅亮說,肉眼可見出血或皮下組織、破損皮膚被舔舐、粘膜被動物唾液污染、暴露于蝙蝠這四種情況,還得按體重接種免疫球蛋白。
狂犬疫苗接種有倆誤區,大家一定警惕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作為惠濟區唯一一家定點接種、24小時門診,惠濟區人民醫院犬傷門診的接診記錄顯示,不僅是春季,過完年,隨著天氣轉暖,小動物咬傷人的事情就逐漸增多。自2月19日(正月十五)以來,日均接診都在二十多人次。
犬傷門診醫生還著重提到兩個誤區,讓大家一定警惕!
其一,很多人被貓、狗咬傷或抓傷有出血情況,或者咬傷、抓傷部位在頭、面、頸部、手部和外生殖器等部位,均需注射免疫球蛋白,但是通常,患者認為只打狂犬疫苗就可以,這往往需要醫生反復解釋——"因為頭、面、頸、手和外生殖器部位神經豐富,這些部位的暴露屬于III級暴露。"
其二,很多人認為被自家打過疫苗的貓、狗咬傷或抓傷,即便構成暴露后,無需接種疫苗。事實情況是,只要構成狂犬暴露,就需要接種疫苗。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宗雷 通訊員 文曉歡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河南商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