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高圓圓圓夢2019,她懷孕的新聞,直接被刷上了微博熱搜。
在現實生活中,40歲的高齡產婦也很常見。高齡產子,她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理由,有對兒女雙全的期待,也有意外,但相同的是,她們都要承擔不小的風險。
對于高齡產婦的增多,家住鄭州鄭東新區的高女士對此深有感觸。
前段時間,高女士的鄰居王云(化名)懷了二孩,王云四十多歲的婆婆從老家過來幫她帶大寶。
高女士帶著女兒下樓玩耍時,經常能碰到這位年輕的奶奶帶著孫子滑滑梯。最開始高女士只是覺得她有些胖,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卻發現,她的肚子越來越大,于是就好奇地問了一句。
王云的婆婆有些尷尬地笑了,說是自己也懷孕了,“我們這一代人響應國家政策,當時只生了一個兒子,以前總是擔心兒子沒有兄弟姐妹會寂寞,現在有了,索性生下來。”
河南省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許雅娟說,在二孩產婦中,大約30%都是超過35歲的高齡產婦,甚至40歲以上的也很常見。
隨著二孩政策放開,高齡產婦也在不斷增多,她就曾接診過一位高齡產婦,這名產婦生產后不久,她的女兒也懷孕生產了。
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字,這大概是不少父母的心愿。
張女士有一個女兒,今年16歲,讀高二。去年年初,43的張女士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
張女士說,自己是老師,老公是公務員,二孩政策放開后,一直想再要個孩子,和女兒做個伴。張女士備孕了4年,中間還流產了一次,沒想到居然意外懷上了。
“自己年齡不小了,再養育一個孩子的確很費心,經濟、生活等各方面都面臨極大的挑戰。”張女士說,自己有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僅來自于身體上,還有來自于心理上的壓力。
比如,有一次張女士帶著孩子出門玩,有人上來逗孩子,順口問一句,“你是寶寶奶奶還是姥姥。”
“孩子越長越大,我越來越老。”張女士說,從現在起自己要好好保養。
隨著二孩政策放開,河南商報寶姨了解到,鄭州市各大醫院的婦產科,前來咨詢的高齡婦女人數增加,而高齡婦女懷孕人數也有所增加。
此前,國家衛計委(現為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增可生二孩的人里40到49歲占一半”,經測算,二孩政策放開后,新增可生育二孩的目標人群有9000多萬,新增目標人群中,40~49歲人群占50%。
“老來得子”一片欣喜背后,留下很多風險。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二病區主任翟桂榮說,一般醫學上界定35歲以上為高齡產婦,“從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建檔人員統計來看,40歲以上孕婦在1.8%~1.9%。”
鄭大一附院產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劉慧娜介紹說,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孕婦中四分之一以上都是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劉慧娜說,她的從醫生涯中,見到了太多的悲歡離合。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49歲的產婦。這名產婦整個孕期都拒絕接受任何產前檢查,就是怕肚子里孩子有異常??墒桥率裁?,偏偏來什么。在接觸到那個剛出生的孩子時,劉慧娜從外貌上就能看出,這可能是一個先天愚兒,頭顱小而圓、眼裂窄細而向外上翹起(似粵劇的花旦女眼),兩眼相距明顯過寬,通貫掌……后來通過DNA檢測,確定這個孩子確實是“21—三體綜合征”。此外,孩子還合并臟器異常。最終,只能放棄。
“年齡是很多醫生對產婦評估的重要因素。”翟桂榮說,年齡大了,唐氏綜合征的患病概率肯定會增加的,“一般對35歲以上患者,醫生會直接建議做無創DNA和產前診斷,因為高齡本身就是唐氏綜合征的高危因素。”
除此之外,翟桂榮也表示,高齡女性懷孕,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增加,妊娠期并發癥風險也會增加。一個事實是,近些年,孕產婦死亡率是增加的,“很多都是孕產婦本身的基礎疾病突然合并腦栓塞、肺栓塞等,生產過程中因出血等原因導致死亡的很少。”
“47歲是一個生育鴻溝,妊高、妊糖、子癇發病率會幾何級飆升。”劉麗娜提醒說,選擇當高齡產婦一定要慎重,確定了目標還要認真做好備孕及孕前檢查。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宋曉珊 宗雷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商報


在現實生活中,40歲的高齡產婦也很常見。高齡產子,她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理由,有對兒女雙全的期待,也有意外,但相同的是,她們都要承擔不小的風險。
故事1
婆媳二人都是孕婦,懷的還都是二孩
婆媳二人都是孕婦,懷的還都是二孩
對于高齡產婦的增多,家住鄭州鄭東新區的高女士對此深有感觸。
前段時間,高女士的鄰居王云(化名)懷了二孩,王云四十多歲的婆婆從老家過來幫她帶大寶。
高女士帶著女兒下樓玩耍時,經常能碰到這位年輕的奶奶帶著孫子滑滑梯。最開始高女士只是覺得她有些胖,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卻發現,她的肚子越來越大,于是就好奇地問了一句。
王云的婆婆有些尷尬地笑了,說是自己也懷孕了,“我們這一代人響應國家政策,當時只生了一個兒子,以前總是擔心兒子沒有兄弟姐妹會寂寞,現在有了,索性生下來。”
河南省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許雅娟說,在二孩產婦中,大約30%都是超過35歲的高齡產婦,甚至40歲以上的也很常見。
隨著二孩政策放開,高齡產婦也在不斷增多,她就曾接診過一位高齡產婦,這名產婦生產后不久,她的女兒也懷孕生產了。
故事2
帶二孩出去玩,被問是奶奶還是姥姥
帶二孩出去玩,被問是奶奶還是姥姥
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字,這大概是不少父母的心愿。
張女士有一個女兒,今年16歲,讀高二。去年年初,43的張女士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
張女士說,自己是老師,老公是公務員,二孩政策放開后,一直想再要個孩子,和女兒做個伴。張女士備孕了4年,中間還流產了一次,沒想到居然意外懷上了。
“自己年齡不小了,再養育一個孩子的確很費心,經濟、生活等各方面都面臨極大的挑戰。”張女士說,自己有很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僅來自于身體上,還有來自于心理上的壓力。
比如,有一次張女士帶著孩子出門玩,有人上來逗孩子,順口問一句,“你是寶寶奶奶還是姥姥。”
“孩子越長越大,我越來越老。”張女士說,從現在起自己要好好保養。
現狀
“老來得子”背后是你難以預料的風險
“老來得子”背后是你難以預料的風險
隨著二孩政策放開,河南商報寶姨了解到,鄭州市各大醫院的婦產科,前來咨詢的高齡婦女人數增加,而高齡婦女懷孕人數也有所增加。
此前,國家衛計委(現為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增可生二孩的人里40到49歲占一半”,經測算,二孩政策放開后,新增可生育二孩的目標人群有9000多萬,新增目標人群中,40~49歲人群占50%。
“老來得子”一片欣喜背后,留下很多風險。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二病區主任翟桂榮說,一般醫學上界定35歲以上為高齡產婦,“從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建檔人員統計來看,40歲以上孕婦在1.8%~1.9%。”
鄭大一附院產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劉慧娜介紹說,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孕婦中四分之一以上都是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劉慧娜說,她的從醫生涯中,見到了太多的悲歡離合。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49歲的產婦。這名產婦整個孕期都拒絕接受任何產前檢查,就是怕肚子里孩子有異常??墒桥率裁?,偏偏來什么。在接觸到那個剛出生的孩子時,劉慧娜從外貌上就能看出,這可能是一個先天愚兒,頭顱小而圓、眼裂窄細而向外上翹起(似粵劇的花旦女眼),兩眼相距明顯過寬,通貫掌……后來通過DNA檢測,確定這個孩子確實是“21—三體綜合征”。此外,孩子還合并臟器異常。最終,只能放棄。
“年齡是很多醫生對產婦評估的重要因素。”翟桂榮說,年齡大了,唐氏綜合征的患病概率肯定會增加的,“一般對35歲以上患者,醫生會直接建議做無創DNA和產前診斷,因為高齡本身就是唐氏綜合征的高危因素。”
除此之外,翟桂榮也表示,高齡女性懷孕,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增加,妊娠期并發癥風險也會增加。一個事實是,近些年,孕產婦死亡率是增加的,“很多都是孕產婦本身的基礎疾病突然合并腦栓塞、肺栓塞等,生產過程中因出血等原因導致死亡的很少。”
“47歲是一個生育鴻溝,妊高、妊糖、子癇發病率會幾何級飆升。”劉麗娜提醒說,選擇當高齡產婦一定要慎重,確定了目標還要認真做好備孕及孕前檢查。
作者: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宋曉珊 宗雷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