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富含維生素,多吃水果有益身體健康。”這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共識,但最近網上有種說法:水果吃酸的好,酸的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更高,因為維生素C含片吃起來就是酸酸的。難道水果的酸味和維生素C含量有著直接的關系,酸的水果維生素C含量更高?為了解答部分人的疑惑,記者咨詢了河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營養師趙妍娟。
檸檬較酸但維生素C含量并不高
沒有成熟的水果有酸味,而有些水果成熟后也帶有酸味,如獼猴桃、山楂、橘子、橙子、檸檬、柚子、菠蘿等,這其中要數檸檬最酸。那么,酸度較高的檸檬的維生素C含量如何呢?

趙妍娟說,檸檬的維生素C含量并不算高,每100g檸檬的維生素C含量約為22mg。而其他水果維生素C含量也都不低,每100g橘子的維生素C含量為35mg;每100g橙子的維生素C含量為33mg;每100g獼猴桃的維生素C含量為40mg;每100g柚子的維生素C含量為41mg;每100g鮮棗的維生素C含量為243mg……甚至白菜的維生素C含量都比檸檬要高不少。以上數據也從側面表明,水果的酸味和維生素C含量并沒有關系。
水果的酸味來自有機酸
趙妍娟表示,水果中的酸味其實是其含有的有機酸導致的,并不是外界添加的或人們所說的維生素C含量高導致的,有機酸包含多種,如蘋果酸、水楊酸等,而水果中有機酸的濃度越高,吃起來就越酸。“拿檸檬舉例,人們一般都無法忍受直接食用檸檬的酸味,表明其中的有機酸明顯高于其糖分,總體表現出非常酸的味道。”趙妍娟說,水果的酸甜口感還取決于糖酸比例,如果含糖量高出含酸量,水果吃起來就較甜,反之較酸。另外,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中更穩定,不容易被分解破壞,水果酸是對維生素C的穩定性有保護作用的。為何維生素C含片吃起來有酸味呢?主要是因為其中添加的其他成分使其有酸味。
補充維生素多選不同顏色的水果
趙妍娟說,想用水果補充維生素的人,建議選擇水果時按照以下方法:
1.選擇新鮮的水果挑選水分足、表皮光滑、有彈性的水果,這樣的水果較為新鮮,維生素含量也較豐富。
2.多選不同顏色的水果水果的顏色是其含有的營養素和植物化學物不同的外在表現,攝取不同的營養素和植物化學物可以補充多種營養,也有利于攝取多種維生素。
3.挑選時令水果時令水果是在各個不同的季節中按照自然規律成熟的各種水果,如五月可以選擇荔枝、六月選擇櫻桃等,時令水果因為是自然成熟的,各種營養物質含量較為豐富。
對于某些吃起來太酸的水果,趙妍娟建議,可以與其他比較甜的食物搭配著一起吃來改善口感,如獼猴桃可以和香蕉一起吃,還可以加入牛奶,做成水果奶昔,山楂和紅棗一起煮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作者:大河健康報記者 山擎天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大河健康報


檸檬較酸但維生素C含量并不高
沒有成熟的水果有酸味,而有些水果成熟后也帶有酸味,如獼猴桃、山楂、橘子、橙子、檸檬、柚子、菠蘿等,這其中要數檸檬最酸。那么,酸度較高的檸檬的維生素C含量如何呢?

趙妍娟說,檸檬的維生素C含量并不算高,每100g檸檬的維生素C含量約為22mg。而其他水果維生素C含量也都不低,每100g橘子的維生素C含量為35mg;每100g橙子的維生素C含量為33mg;每100g獼猴桃的維生素C含量為40mg;每100g柚子的維生素C含量為41mg;每100g鮮棗的維生素C含量為243mg……甚至白菜的維生素C含量都比檸檬要高不少。以上數據也從側面表明,水果的酸味和維生素C含量并沒有關系。
水果的酸味來自有機酸
趙妍娟表示,水果中的酸味其實是其含有的有機酸導致的,并不是外界添加的或人們所說的維生素C含量高導致的,有機酸包含多種,如蘋果酸、水楊酸等,而水果中有機酸的濃度越高,吃起來就越酸。“拿檸檬舉例,人們一般都無法忍受直接食用檸檬的酸味,表明其中的有機酸明顯高于其糖分,總體表現出非常酸的味道。”趙妍娟說,水果的酸甜口感還取決于糖酸比例,如果含糖量高出含酸量,水果吃起來就較甜,反之較酸。另外,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中更穩定,不容易被分解破壞,水果酸是對維生素C的穩定性有保護作用的。為何維生素C含片吃起來有酸味呢?主要是因為其中添加的其他成分使其有酸味。
補充維生素多選不同顏色的水果
趙妍娟說,想用水果補充維生素的人,建議選擇水果時按照以下方法:
1.選擇新鮮的水果挑選水分足、表皮光滑、有彈性的水果,這樣的水果較為新鮮,維生素含量也較豐富。
2.多選不同顏色的水果水果的顏色是其含有的營養素和植物化學物不同的外在表現,攝取不同的營養素和植物化學物可以補充多種營養,也有利于攝取多種維生素。
3.挑選時令水果時令水果是在各個不同的季節中按照自然規律成熟的各種水果,如五月可以選擇荔枝、六月選擇櫻桃等,時令水果因為是自然成熟的,各種營養物質含量較為豐富。
對于某些吃起來太酸的水果,趙妍娟建議,可以與其他比較甜的食物搭配著一起吃來改善口感,如獼猴桃可以和香蕉一起吃,還可以加入牛奶,做成水果奶昔,山楂和紅棗一起煮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作者:大河健康報記者 山擎天文/圖
編輯:河南商報 張路
來源:大河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