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2019第八屆中原國際汽車展覽會開幕當日,“中國(鄭州)國際新能源·智能汽車發展峰會”在鄭州完滿落幕,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省、市政府部門代表、企業代表、行業專家、媒體代表等200余位嘉賓參會,為新能源產業參與者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臺。

本次峰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指導,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河南省委員會、中原國際汽車展覽會組委會主辦,中國國際商會河南商會、汽象自媒體聯合會、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河南融德展覽服務有限公司承辦,湖北省機械行業聯合會、河南省汽車行業協會、河南省汽車行業商會協辦,得到了河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河南省公安廳高速交警總隊、中國新能源企業家俱樂部、湖北省電動汽車流通協會、湖北省汽車流通協會的大力支持。

峰會以“創新·文化·綠色”為主題,圍繞產業發展、政策導向、企業實踐以及發展路徑、前沿技術等備受業界關注的熱點話題建言獻策并展開深入探討。
新能源汽車發展換檔提速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副會長趙揚,對本次峰會和2019第八屆中原國際車展給予了殷切期望。他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是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風向標,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連續第四年穩居世界第一,保有量超過全球的50%,2019年,新能源市場將繼續高增長,是上量的關鍵期。此時舉辦本次峰會,將有力推動中原乃至全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在新能源已成發展大勢的背景下,每一個身處其中的品牌、組織和企業,都必須面臨轉型升級、向上突破的時代命題。本次舉辦‘2019中國(鄭州)國際新能源·智能汽車發展峰會’,正是中原國際汽車展覽會向上突破,實現轉型升級的又一重大舉措,這也將對推動新能源和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中國國際貿促會河南省委員會副會長胡金寶在致辭中表示。

河南省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健指出,新能源汽車較快增長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已經逐漸提高和廣泛認同,也驗證了國家從宏觀統籌、推廣應用、行業管理、財稅優惠、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各個方面政策的高瞻遠矚。

河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秩序管理支隊長何衛軍表示,未來一段時期,河南省將在交通運輸行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后補貼時代,新能源產業的應對之道
針對今年以來國家補貼政策大幅度退坡的產業背景,到場專家紛紛建言獻策,提供應對之道。

“國家補貼政策要及時退坡,適時將國家政策主導轉換為市場主導,才能使新能源汽車產業更健康、更順利的發展。”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院長、汽車研究所所長陳全世表示,“電動化、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才是最有希望的!各大車企一定要早布局、早轉型、早受益。”

工信部培訓中心汽車專家張翔在發言中指出,充電設施不完善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年的新能源地方政府補貼將轉向補充電運營,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將超過12100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此外,分時租賃在新能源汽車政策紅利下,也將迅猛發展。

中國機械質量品牌推進委員會委員、著名品牌專家趙加積從品牌建設角度,建議新能源企業對設計、技術環節、采購、生產、物流、營銷、商業模式等環節進行全面優化,以推進企業卓越化,推進產業高速發展。

武漢新能源汽車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袁守利介紹,到2020年將有1000萬輛以上具有自動駕駛或部分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未來10年以內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常態,自動駕駛的廣泛使用將使汽車事故下降90%。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副處長李強在演講中指出:短期看,補貼退坡將導致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調整期,增速大幅放緩,市場放緩的程度,主要取決于廠家策略和市場接受程度的博弈。中長期看,隨著新能源汽車由政策驅動逐漸轉向市場驅動,增速將回升至穩定增長區間。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蔣炎坤指出,節能減排是所有動力源發展的推動力,也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初衷,而醇氫混合燃料技術是一項既節能減排、又低耗低碳、且切實可行并全球領先的綜合性技術,市場應用前景廣泛。

作為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主辦的全國44個大型展會活動之一,也是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統一布局、統一管理的重點車展之一,中原國際車展自2012年首屆開展以來持續提檔升級,目前已經是中原經濟區最具影響力的車壇盛會之一,舉辦本次峰會,是中原國際車展順應產業大勢,推動中原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6月14日-17日開幕的2019第八屆中原國際車展覽會上,主流品牌攜新能源車型登場,也正反應出新能源產業的洶洶之勢。
(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