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的褒獎,既是陳小兵的榮耀,也是對他十數年傳播腫瘤科普的肯定。
十數年熱心腫瘤科普,
源于內心關愛
說起陳小兵,那可是河南醫療圈乃至全國健康界的“網紅”。
陳小兵是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防治科普專委會、腫瘤精準治療專委會、腫瘤整合心臟病學專委會、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專委會全國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腫瘤專委會常委。河南省醫學會醫學科普分會副主委,省抗癌協會科普工作部部長,省抗癌協會腫瘤精準醫學、腫瘤營養學等專委會副主委等職務。
作為一名優秀的研究型臨床醫生,陳小兵先后發表論文180余篇,SCI收錄30余篇,主編副主編專著8部,獲得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
從醫近20年來,他在消化道腫瘤和肺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的規范化內科治療和腫瘤防治科普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尤其在胃腸道腫瘤和肺癌乳腺癌復發轉移防治研究方面積累了豐富的醫學經驗,積極開展胃癌腹膜轉移“三路化療”等新技術新業務,大幅度提高了晚期胃癌患者的預后。
然而,面對腫瘤患者“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的現狀,陳小兵陷入了困惑。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跟多的人遠離疾病,成了陳小兵常常思考的問題。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陳小兵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戰場”。
在一次健康講座中,陳小兵講到一個人如果體重莫名其妙驟然下降,一定要防止得癌癥的可能。一位聽眾留了心,聯想到家里老人有這種情況,趕緊帶老人去醫院檢查,結果在腎上檢查出了腫瘤,及時做了手術,保住了性命。
這件事情讓陳小兵感受到了健康教育的威力,也給了他很大啟發,讓他認識到科普的價值——“做好科普能幫助更多的病人!”
從2005年起,在河南省腫瘤醫院的支持下,陳小兵下腳步走遍中原,為社區居民、貧困地區農民等做健康科普講座460余場,現場受眾25萬余人次。
陳小兵結合多年的經驗總結出的健康40字訣:“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衡、充足睡眠、定期體檢、控制感染、疫苗優先、美化環境、綠水青山”,以其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又朗朗上口的特點,深受社會大眾和媒體歡迎,在腫瘤防治科普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
2019年3月24日,陳小兵主編的新書《面對癌癥:不恐慌不盲從》在中原圖書大廈舉行首發儀式,數百人與會,場面火爆。同期舉行的科普講座“為何年年體檢,癌癥還漏網”,更是眾人受益匪淺。
新書《面對癌癥:不恐慌不盲從》首發
與時俱進,
探索新媒體與科普相融合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陳小兵想到了通過網絡,傳播腫瘤科普知識,傳遞關愛。
面對粉絲,陳小兵深感責任重大,因為每一位粉絲的關注都是一份信任。即便非常忙碌,微博的更新也從未間斷,經常夜深人靜,他還在一字一句地回復網友,他的每一篇博客、每一條微博都力求新穎、接地氣、嚴謹求實,經過反復核實修改才會發送。
通過微博,陳小兵直接幫助了許多人,包括有情有義的“西瓜哥”常贊、白血病患者李娜、愛心順風車發起人之一“順風哥”李紀宗、與癌癥勇敢抗爭6年的小舒等人。
陳小兵連續6年被評為河南微博影響力十大公職人員,是河南省醫療衛生系統唯一上榜人員。
隨著新媒體手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陳小兵利用個人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抖音等平臺,傳播健康科普知識,受益群眾5000多萬人次。
除了個人堅持科普傳遞腫瘤防治知識外,兼任河南省醫學會醫學科學普及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理事兼科普部部長的陳小兵,還組織舉辦了“2017河南省青年腫瘤醫生科普大賽”,收到近百篇優秀的抗癌科普作品,包括圖文、視頻、詩歌、PPT等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陳小兵說,希望通過科普的力量達到防癌、抗癌的目的,為“健康中國”添磚加瓦。
與院士一起,
當選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陳小兵榮獲的獎項與榮譽無數:被《健康報社》評為2016中國健康科普創新大賽“優秀健康科普演講達人”;被《大眾醫學》評為最受歡迎醫生;被《醫師報》評為中國醫生2016品牌加速計劃“十強醫生”;科技部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三等獎;“中國網事·感動河南年度十大人物和最受關注人物”等。
在由中國科協、人民日報社聯合組織開展的“典贊•2017科普中國”活動中,作為河南唯一獲獎的專家,陳小兵和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院士等人一起獲評“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肯定始終激勵著陳小兵前行,他將繼續傳播科學理念,普及腫瘤防治知識,其中傳遞的能量和愛心也將綿綿不絕,相印于心。
面對省委書記的表揚,陳小兵說:“在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河南省抗癌協會的幫助下,在醫院的支持下,我將繼續做好腫瘤防治的科普工作,為健康中原,健康中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專家簡介
陳小兵,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河南省優秀專家、省學術技術帶頭人。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 胰腺癌學組、姑息治療學組全國委員。中國抗癌協會 腫瘤防治科普專業委員會全國常委。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 精準醫學與腫瘤MDT專委會全國常委。中國醫師協會 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腫瘤病學專委會全國常委。中國科協、人民日報社聯合授予“2017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龐紅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