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今日,以“行穩致遠 磨礪生輝”為主題的諾亞財富2019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會在上海舉行。諾亞財富首席研究官夏春博士帶領諾亞研究團隊一起,為現場嘉賓分析和闡述了諾亞研究工作坊對下半年市場的判斷,并給予了詳盡投資建議。
2018 年底,諾亞研究就已經明確指出,盡管中國經濟發展遇到內外部挑戰,但只要政府適當采取寬松政策,向民營企業落實減稅減費,調動民間經濟活力,堅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大戰略,那么中國經濟仍然將引領全球經濟穩定,資本市場也仍然會如歷史一樣大概率迎來反轉。
事實上,諾亞研究跟蹤的全球24類資產中,2017年有21類資產取得正回報,2018年這一數字變為3,而2019上半年取得正回報的資產同樣是21類,而且這樣的均值回報現象比我們預期的來得更快。
諾亞財富首席研究官夏春博士表示:“我們相信,掌握了基本面,技術面和估值分析,理解資本市場周期規律的投資者,在2019上半年的收獲滿滿。諾亞研究工作坊的每一位研究員,立志成為您身邊專業,及時,有溫度的專家。我們衷心希望這本《2019 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能夠通過分析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挖掘房地產、固定收益、A 股,二級市場公募和私募證券基金、一級市場私募股權基金、海外股票債券的投資策略,來幫助您縱覽全球宏觀,洞悉行業前沿,深度聚焦產品,智能配置資產。我們期待與您一道‘行穩致遠,磨礪生輝’!”
下半年重要方向有兩個
建議尋找優秀、大白馬投資標的

諾亞集團總裁趙義在活動開始致辭中表示,下半年投資策略的兩個重要方向,總結來說,一是精選頭部基金,二是捕捉市場周期帶來的投資機會。
夏春則認為,1926年到2016年,美國股市創造的超過美國短期國債的財富為35萬億美元。1926年到2016年,美國股市創造的超過美國短期國債的財富為35萬億美元。這些財富來自于25782只股票中的1092只,占比4.3%,其中一半的財富來自于86只股票,占比0.33%。
“建議投資人一定要尋找最優秀、大白馬、家喻戶曉都知道的投資標的,也許它們會因為周期會有下跌,但是這正是投資的好時機。在當前大潮面前,只要保持合理心態,在中國和美國的經濟貿易碰撞中,就會迎來新的機會。沒有外界磨難,會自我感覺太好。危機,對所有企業和投資人都未必是壞事。”夏春說。
宏觀經濟:
下行壓力與結構性新動能帶來的機會并存
宏觀層面來看,諾亞研究認為,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出發,應同時關注中國經濟的周期性與結構性機會。既要看到傳統增長動能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也要看到新需求和新動能興起的前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整體上應重視分散配置帶來的降低風險、提升流動性的價值,在每類資產中應更多關注結構性機會的比重。
在金融監管方面,諾亞研究通過密切關注中辦、國辦、央行、證監會、銀保監會等具體監管部門的上半年核心金融監管政策,發現有兩大方面的趨勢:
趨勢一:明確私募基金的本源業務是創業企業股權投資,通過多重政策引導創投資金投向國家支持鼓勵行業;趨勢二:延續2018年資管新規精神,加強信息披露與合規經營,嚴格限制各類繞開監管為目的的金融手段。
“2018 年資管新規的核心精神是打破剛兌、禁止期限錯配與資金池、禁止產品多層嵌套,以此嚴格限制各類繞開監管為目的的產品創新。2019 年國家承繼2018 年資管新規的治理成果,繼續要求金融機構加強信息披露與合規經營,并在房地產行業、融資租賃行業等具體領域落實監管。” 諾亞首席研究官夏春說。
國內股債市場:
投資者情緒顯著高于去年
諾亞研究表示,去年和今年以來的股市“下跌- 反彈- 回調”很好地演繹了投資者情緒對市場的短期影響。成交量和換手率顯著上升(歷史上往往發生在上升過程中),3、4 月份公募基金發行大幅回暖,“產業資本”增持相對力度4 月、5 月連續上升,但持續性仍待觀察。
縱觀2018 年,經濟基本面、企業盈利增速下行,貿易摩擦升級,使得投資者情緒非常悲觀,加之流動性趨于緊張,市場遭遇“戴維斯雙殺”(指盈利和估值雙降);債市則相反,受益于名義經濟增速下行、貨幣政策寬松,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從接近4% 的高位降至3.2% 的較低水平。
而今年一季度,經濟金融數據好于預期,貿易摩擦擔憂緩解,使得投資者情緒轉為樂觀,加之流動性趨于寬松,在估值大幅回升的帶動下股市強勁反彈。但好景不長。4 月份之后,投資者預期政策和流動性收緊,貿易摩擦再度升級致投資者樂觀情緒消退,估值帶動股市大幅回落。
縱觀去年至今的股市下跌- 反彈- 回調過程,情緒和流動性預期的變化對估值的影響非常明顯。
夏春說:“展望未來,市場上漲的前提是經濟基本面和盈利企穩、流動性寬松、貿易摩擦風險下降等預期上升。我們也已觀察到那些優質的企業的估值已基本恢復到市場的理性水平,對于市場的投資價值,投資者開始形成共識。未來如能踐行價值投資的理念,減少盲目的趨勢投機,管控好情緒,優化股市的投資配置,長期穩健的投資收益完全可以實現。”
海外宏觀與策略展望:
經濟下行與貨幣寬松的角力
對于海外市場,諾亞研究認為,無論中美兩國在貿易談判上的進展如何,全球經濟同步下行的風險的趨勢持續:隨著美國存貨、投資和房地產周期紛紛進入下行階段,美國經濟放緩的壓力日益明顯,2020 年美國將真正面臨陷入衰退的考驗。另外,歐元區和日本受到外部不確定性的影響將保持較低增速,新興市場因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不一,增長將出現分化,部分國家將受益于美國對中國的進口替代。
諾亞研究認為,自從去年美國向多個貿易伙伴實行保護主義政策以來,全球經濟的下行壓力開始逐漸累積,經濟增長由同步復蘇轉向分化:即美強,歐、日、新興市場弱。而今年二季度以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重燃,全球經濟信心和增長前景再次受到沖擊,同時美國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增長動能明顯放緩。
因此,諾亞研究預計下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將由增長分化轉向同步下行的階段。無論中美兩國能否在下半年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上的重新布局,都將為經濟增長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夏春表示:“全球央行維持寬松的政策,而經濟基本面的下行與貨幣寬松的角力將決定下半大類資產的表現:風險資產上行空間相對有限,現階段應更多考慮配置的安全性。”
他說,在《2019上半年的投資策略報告》里,諾亞已經為企業提出多項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的建議。這半年多來,我們看到面對國與國之間經貿關系的不確定性,一些企業在消極被動地等待政策紅利,但效果卻十分不理想,相反,另外一些企業愿意承擔短期的成本,積極尋找新的貿易合作伙伴,主動在全球價值鏈進行重新布局,降低負債率和生產成本,并為提升競爭力而加強企業管理效率,縮小與發達國家龍頭企業在生產率上的差距。
“我們相信,在中美經貿關系的碰撞和重構中,主動迎接挑戰的企業會率先迎來高光時刻,實現‘磨礪生輝’!我們更加希望,中國和美國的企業家和投資者可以在競爭與合作之中,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雙贏方案,使得未來中美關系重新煥發活力和光輝。”夏春說。
最后,諾亞研究認為必須重視未來一段時期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挑戰。諾亞選擇“行穩致遠,磨礪生輝”作為《2019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的關鍵詞,就是希望投資者可以對未來市場的風險保持敬畏,既要加強高安全性,低波動率資產的配置,又要堅定地持有大類資產和行業的龍頭企業和頭部基金,歷史經驗顯示這樣的資產配置組合是“行穩致遠”的最佳組合。(蔣楠)
今日,以“行穩致遠 磨礪生輝”為主題的諾亞財富2019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會在上海舉行。諾亞財富首席研究官夏春博士帶領諾亞研究團隊一起,為現場嘉賓分析和闡述了諾亞研究工作坊對下半年市場的判斷,并給予了詳盡投資建議。
2018 年底,諾亞研究就已經明確指出,盡管中國經濟發展遇到內外部挑戰,但只要政府適當采取寬松政策,向民營企業落實減稅減費,調動民間經濟活力,堅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大戰略,那么中國經濟仍然將引領全球經濟穩定,資本市場也仍然會如歷史一樣大概率迎來反轉。
事實上,諾亞研究跟蹤的全球24類資產中,2017年有21類資產取得正回報,2018年這一數字變為3,而2019上半年取得正回報的資產同樣是21類,而且這樣的均值回報現象比我們預期的來得更快。
諾亞財富首席研究官夏春博士表示:“我們相信,掌握了基本面,技術面和估值分析,理解資本市場周期規律的投資者,在2019上半年的收獲滿滿。諾亞研究工作坊的每一位研究員,立志成為您身邊專業,及時,有溫度的專家。我們衷心希望這本《2019 年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能夠通過分析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挖掘房地產、固定收益、A 股,二級市場公募和私募證券基金、一級市場私募股權基金、海外股票債券的投資策略,來幫助您縱覽全球宏觀,洞悉行業前沿,深度聚焦產品,智能配置資產。我們期待與您一道‘行穩致遠,磨礪生輝’!”
下半年重要方向有兩個
建議尋找優秀、大白馬投資標的

諾亞集團總裁趙義在活動開始致辭中表示,下半年投資策略的兩個重要方向,總結來說,一是精選頭部基金,二是捕捉市場周期帶來的投資機會。
夏春則認為,1926年到2016年,美國股市創造的超過美國短期國債的財富為35萬億美元。1926年到2016年,美國股市創造的超過美國短期國債的財富為35萬億美元。這些財富來自于25782只股票中的1092只,占比4.3%,其中一半的財富來自于86只股票,占比0.33%。
“建議投資人一定要尋找最優秀、大白馬、家喻戶曉都知道的投資標的,也許它們會因為周期會有下跌,但是這正是投資的好時機。在當前大潮面前,只要保持合理心態,在中國和美國的經濟貿易碰撞中,就會迎來新的機會。沒有外界磨難,會自我感覺太好。危機,對所有企業和投資人都未必是壞事。”夏春說。
宏觀經濟:
下行壓力與結構性新動能帶來的機會并存
宏觀層面來看,諾亞研究認為,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出發,應同時關注中國經濟的周期性與結構性機會。既要看到傳統增長動能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也要看到新需求和新動能興起的前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整體上應重視分散配置帶來的降低風險、提升流動性的價值,在每類資產中應更多關注結構性機會的比重。
在金融監管方面,諾亞研究通過密切關注中辦、國辦、央行、證監會、銀保監會等具體監管部門的上半年核心金融監管政策,發現有兩大方面的趨勢:
趨勢一:明確私募基金的本源業務是創業企業股權投資,通過多重政策引導創投資金投向國家支持鼓勵行業;趨勢二:延續2018年資管新規精神,加強信息披露與合規經營,嚴格限制各類繞開監管為目的的金融手段。
“2018 年資管新規的核心精神是打破剛兌、禁止期限錯配與資金池、禁止產品多層嵌套,以此嚴格限制各類繞開監管為目的的產品創新。2019 年國家承繼2018 年資管新規的治理成果,繼續要求金融機構加強信息披露與合規經營,并在房地產行業、融資租賃行業等具體領域落實監管。” 諾亞首席研究官夏春說。
國內股債市場:
投資者情緒顯著高于去年
諾亞研究表示,去年和今年以來的股市“下跌- 反彈- 回調”很好地演繹了投資者情緒對市場的短期影響。成交量和換手率顯著上升(歷史上往往發生在上升過程中),3、4 月份公募基金發行大幅回暖,“產業資本”增持相對力度4 月、5 月連續上升,但持續性仍待觀察。
縱觀2018 年,經濟基本面、企業盈利增速下行,貿易摩擦升級,使得投資者情緒非常悲觀,加之流動性趨于緊張,市場遭遇“戴維斯雙殺”(指盈利和估值雙降);債市則相反,受益于名義經濟增速下行、貨幣政策寬松,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從接近4% 的高位降至3.2% 的較低水平。
而今年一季度,經濟金融數據好于預期,貿易摩擦擔憂緩解,使得投資者情緒轉為樂觀,加之流動性趨于寬松,在估值大幅回升的帶動下股市強勁反彈。但好景不長。4 月份之后,投資者預期政策和流動性收緊,貿易摩擦再度升級致投資者樂觀情緒消退,估值帶動股市大幅回落。
縱觀去年至今的股市下跌- 反彈- 回調過程,情緒和流動性預期的變化對估值的影響非常明顯。
夏春說:“展望未來,市場上漲的前提是經濟基本面和盈利企穩、流動性寬松、貿易摩擦風險下降等預期上升。我們也已觀察到那些優質的企業的估值已基本恢復到市場的理性水平,對于市場的投資價值,投資者開始形成共識。未來如能踐行價值投資的理念,減少盲目的趨勢投機,管控好情緒,優化股市的投資配置,長期穩健的投資收益完全可以實現。”
海外宏觀與策略展望:
經濟下行與貨幣寬松的角力
對于海外市場,諾亞研究認為,無論中美兩國在貿易談判上的進展如何,全球經濟同步下行的風險的趨勢持續:隨著美國存貨、投資和房地產周期紛紛進入下行階段,美國經濟放緩的壓力日益明顯,2020 年美國將真正面臨陷入衰退的考驗。另外,歐元區和日本受到外部不確定性的影響將保持較低增速,新興市場因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不一,增長將出現分化,部分國家將受益于美國對中國的進口替代。
諾亞研究認為,自從去年美國向多個貿易伙伴實行保護主義政策以來,全球經濟的下行壓力開始逐漸累積,經濟增長由同步復蘇轉向分化:即美強,歐、日、新興市場弱。而今年二季度以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重燃,全球經濟信心和增長前景再次受到沖擊,同時美國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增長動能明顯放緩。
因此,諾亞研究預計下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將由增長分化轉向同步下行的階段。無論中美兩國能否在下半年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上的重新布局,都將為經濟增長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夏春表示:“全球央行維持寬松的政策,而經濟基本面的下行與貨幣寬松的角力將決定下半大類資產的表現:風險資產上行空間相對有限,現階段應更多考慮配置的安全性。”
他說,在《2019上半年的投資策略報告》里,諾亞已經為企業提出多項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的建議。這半年多來,我們看到面對國與國之間經貿關系的不確定性,一些企業在消極被動地等待政策紅利,但效果卻十分不理想,相反,另外一些企業愿意承擔短期的成本,積極尋找新的貿易合作伙伴,主動在全球價值鏈進行重新布局,降低負債率和生產成本,并為提升競爭力而加強企業管理效率,縮小與發達國家龍頭企業在生產率上的差距。
“我們相信,在中美經貿關系的碰撞和重構中,主動迎接挑戰的企業會率先迎來高光時刻,實現‘磨礪生輝’!我們更加希望,中國和美國的企業家和投資者可以在競爭與合作之中,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雙贏方案,使得未來中美關系重新煥發活力和光輝。”夏春說。
最后,諾亞研究認為必須重視未來一段時期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挑戰。諾亞選擇“行穩致遠,磨礪生輝”作為《2019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的關鍵詞,就是希望投資者可以對未來市場的風險保持敬畏,既要加強高安全性,低波動率資產的配置,又要堅定地持有大類資產和行業的龍頭企業和頭部基金,歷史經驗顯示這樣的資產配置組合是“行穩致遠”的最佳組合。(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