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10日,第二屆河南省“推動師徒傳承 弘揚工匠精神”論壇在鄭州二合館天澤街店舉行)
“每次想起師傅陳景和,我就掉淚;我混出樣兒來了,師傅卻找不到了……”
說這話的,是“七十歲不下灶”的豫菜烹飪技藝非遺傳承人陳進長,他還是河南省餐飲行業著名技術流派鄭州陳派掌門宗師(河南省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頒授)。
2019年9月10日,鄭州市鄭東新區二合館天澤街店,第二屆河南省“推動師徒傳承 弘揚工匠精神”主題論壇舉行。會上,陳進長大師的發言,令不少聽者紅了眼圈。
當天參與座談會的有河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李若鵬,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食品安全監管處副處長龔衛東,中共長垣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夏治中,原中共河南省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王春峰,河南省餐協會長張海林,河南省餐協專家委主席郭京普、秘書長宋春亭,河南餐飲業著名技術流派宗師呂長海、杜新敬、李志順、李保軍等。
作為從全國廚師之鄉走出來的名廚,李志順大師還邀來了不少同鄉,長垣烹飪協會會長江榜成、副會長張世顯,鄭州市餐協會長樊勝武,著名文人畫家馮杰,衛華集團創始人韓憲保,長垣烹飪職業技術學院董事長范國棟、副院長徐書振,長垣縣職專黨委書記倫令軒,煜豐汴京烤鴨董事長頓玉松,成師傅汴京烤鴨成國富、阿莊地道豫菜品牌創始人王鐵莊等與會。
論壇有繁簡定位創始人、被眾多企業家譽為“河南定位第一人”的王?先生主持。
【現場聲音】(以發言先后順序)
◎李志順(中國烹飪協會廚藝精英委員會主席、釣魚臺國宴菜侯派掌門宗師、長垣烹飪技藝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百年老字號二合館傳人):
呼喚回歸師徒文化 讓更多傳統技藝通過師徒傳承代代相傳

李志順大師說,“推動師徒傳承是我下半生要干的一件事”
今年是我從廚的第40個年頭,我的技藝都是恩師手把手教出來的,目前侯師門已經傳承四代了。
我的下半生要做的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推動廚行的師徒傳承。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中國人的凝聚力和文化情懷,都凝聚在師門傳承里。師徒關系是除血緣關系外最重要的關系之一。天地君親師是咱們的老傳統,“弟子事師,敬同于父,習其道也,學其言語……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從古到今,師門傳承貫穿中華文脈,《史記》上記載,孔子適周,問禮于老子??鬃尤У茏悠呤t人。又如孟子師承子思,宋玉師承屈原,李斯師承荀子,司馬遷師承董仲舒,梁啟超師承康有為,吳昌碩師承任伯年,李可染師承齊白石等。
師門傳承的,不僅是技藝,還有匠心。
第一屆師徒傳承論壇,于2018年在二合館(鄭州市)經三路店舉行,在圈內外反響很好,今年的第二屆又擴大了規模。
我們舉辦這個活動,初衷就是呼喚回歸師徒文化,讓更多傳統技藝通過師徒傳承代代相傳,讓人與人之間多一份感恩之心,重塑中國的感恩文化。

(李志順(中)、張永濤(左)、邵亞彬(右))
據河南省餐協資料,釣魚臺侯派開山人是長垣籍國寶級烹飪大師侯瑞軒,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開封又一新飯莊從廚,1954年末至1955年初在新成立的河南飯店短暫工作后,被調入北京飯店,后任釣魚臺國賓館首任廚師長。
傳統師承關系是二合館一大特色。2018年,李志順大師與徒弟張永濤、徒孫邵亞彬分別受到國務院、河南省、鄭州市三級政府表彰(李志順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張永濤榮獲河南省技術能手,邵亞彬榮獲鄭州市第四屆職業技能競賽第三名);第三代弟子劉紅利、王大亮師承二十載,也都相繼收徒,弘揚師門傳統。
二合館董事長李志順,既是河南餐飲著名技術流派釣魚臺侯派現任掌門宗師,也是家族二合館傳承人。因此,二合館兼具了師門傳承與家族傳承的雙重特色。

原中共河南省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王春峰
◎王春峰(原中共河南省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師徒傳承要堅持辦下去 使得文化遺產代代延續
我是教書出身,我非常支持李志順大師的這個活動,希望一定要堅持辦下去。一個人進入社會,先當徒弟,再當老師,師道傳承是維系人類社會發展的根基。老師要做到有師道有尊嚴,要把真本事傳下去,使得我們的文化遺產代代傳承,在傳承的基礎上再發展。

河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李若鵬
◎李若鵬(河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河南省商務廳將一如以往地支持“師徒傳承”活動
“今天是教師節,按照中國的傳統天地君親師,教師節其實也是我們中國的感恩節。感恩,讓我們知道我們是誰,從哪里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在中華文明里,餐飲是重要的一個枝蔓,“五味調和,質味適中”的豫菜在中國餐飲發展歷程中,有著突出地位。
河南餐飲的發展,離不開歷代大師們的傳承,大師們在傳承技藝過程中,也傳遞著巨大的人格力量。李志順大師,不僅有高超烹飪技藝,并且有一顆“拿菜當命做”的初心與匠心,已經在業內影響了一大批人員。
如果大家都像李大師一樣,秉承工匠精神,久久為功,年年用力,一步一個腳印,豫菜一定會迎來一個好的發展。今后,河南省商務廳將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李大師的“師徒傳承”活動。

河南省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會長張海林
◎張海林(河南省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會長):餐飲技藝的傳承不能靠院校 要靠師徒
手工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師徒傳承,餐飲技藝的傳承不能靠院校,要靠師徒。
為了餐飲業的技藝傳承,宗師們應該多收徒、多傳藝。河南省餐協認定的十四大著名技術流派,初衷就是為了發揚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讓徒弟在老師的“三節兩壽”時盡上本份。
中華烹飪是中華民族生存的根本,沒有中國烹飪文明的傳承,就沒有民族的未來,所以開館子的人,掂刀掌勺的人,這雙手,不僅僅管著人的腸胃,還管著民族國家文化的未來。

中共長垣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夏治中
◎夏治中(中共長垣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師徒傳承論壇 再次擦亮長垣“全國廚師之鄉”名片
2003年,中國烹飪協會正式授予長垣“中國廚師之鄉”稱號,為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2011年,長垣又被命名為“中華美食名城”,是全國唯一獲此榮譽的縣級城市。
長垣還建成了我國第一座以烹飪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長垣烹飪文化博物館。
李志順大師的這個活動,無疑對家鄉廚師行業的傳承發展與繁榮,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將進一步擦亮“全國廚師之鄉”名片。希望以后年年辦下去,并且越辦越大,我們地方政府將全方位做好服務工作。

呂長海大師
◎呂長海(河南省餐飲行業著名技術流派呂派掌門宗師):只要有人愿學 我愿意教他們
我12歲入開封又一新學廚,一輩子都在勤行里干。作為老師,應該把自己的東西毫無保留地傳給徒弟。只要有人愿意學,我愿意把我的技術傳給他們。

陳進長大師
◎陳進長(河南省餐飲行業著名技術流派鄭州陳派掌門宗師):豫菜做的好吃 廣東食客當場派10000元紅包
我入廚行在開封又一新,跟著陳家官府菜傳人陳景和大師學廚。我始終堅持做我的菜,我做的菜得到了香港和廣東客人的稱贊。廣東的一桌客人曾當場派紅包1萬和一條煙,錢當然沒要,還了;煙給徒弟們分了。
我認識一個新聞記者,她說沒有吃過豫菜,我就給她說,你連豫菜都沒吃過,咋宣傳豫菜啊,回頭你找我,我給你做。
豫菜傳承,現在面臨人才缺乏;豫菜的振興,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杜新敬大師
◎杜新敬(河南省餐飲行業著名技術流派杜派掌門宗師):堅持辦好師徒傳承 讓每一位從業者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獲得感
河南省餐協認定的十四大技術流派,就是在倡導師徒傳承。傳承文化是一個大系統,推動各門派建設,共同助力行業繁榮。想要把豫菜做大做強,需要多方面合力,師徒傳承必須要好好堅持辦下去,讓每一位從業者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獲得感。

樊勝武大師
◎樊勝武(中烹協副會長、河南省餐協常務副會長、鄭州市餐協會長):老師成就學生 學生成就老師 師生成就行業
教師節最初是指學校教育的教師節,如今擴展到勤行,師徒傳承,這個活動非常好,老師成就學生,學生成就老師,師生成就行業。以后這個活動應該再擴大規模、擴大聲量,傳播好。
本次論壇由河南省餐協、鄭州市餐協、長垣市烹協主辦,鄭州頤順軒二合館、河南省李志順中式烹調師技能大師工作室承辦,河南天明糧油銷售有限公司、熹耆果果業、衛華農場長垣高爾夫酒店協辦,中國烹飪協會廚藝精英委員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