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乳腺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而且越來越年輕化。手術治療作為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在根除病變的同時,也造成了乳房的變形,給患者尤其是年輕女性患者的生活帶來了不便,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對于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來說,保乳手術是一個科學選擇。因此,Oncoplastic手術(腫瘤整形手術)應運而生。Oncoplastic手術不僅允許切除更多的病變組織,以獲得更廣的陰性切緣,保證治療的安全性,同時又能較好地維持乳房外形,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認可。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乳腺一科創新運用該項技術,不僅可以用于乳房腫瘤的保乳治療,還可以解決越來越多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的困擾。
2019年11月,23歲的小麗(化名)發現右側乳房內突然長了一枚“網球”大小的腫塊,并且伴有局部腫脹、疼痛,經抗生素治療不見好轉,當地醫院經彩超檢查報告為“4B類”腫物,懷疑是惡性腫物,這可讓小麗嚇壞了。輾轉幾家醫院后,小麗慕名找到鄭大三附院乳腺一科副主任張彥武教授。張彥武詳細詢問病史后,結合小麗的影像檢查結果,考慮到肉芽腫性乳腺炎的可能。經穿刺活檢證實了該診斷,經一周的藥物治療后,腫塊有所縮小,但仍有雞蛋大小。此時,張彥武根據經驗判斷,已經到了手術的良好時機。
術前,小麗憂心忡忡。她擔心自己的腫塊這么大,切除病變組織后,乳房會不會變形?張彥武經過充分評估病情,設計切口后,耐心地告知小麗:“鑒于肉芽腫性乳腺炎的特殊性,為了充分切除‘潛伏病灶’,需要擴大切除病變組織,甚至部分皮膚,確實會造成較大的乳房缺損,雖然可以通過直接縫合創面來解決,但乳房外形必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盡量達到較好的美容效果,手術將借鑒Oncoplatic技術,即采用乳房整復技術,盡量避免病變乳房的變形。”
在1個小時的手術中,張彥武帶領團隊完整切除患者患側乳房病變組織,并通過轉移局部脂肪腺體瓣,進行了乳房修復。手術非常成功,經過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術后第一次換藥打開敷料,小麗發現她的乳房依舊飽滿圓潤,沒有變形,而且手術采用的是乳暈邊緣切口,愈合后瘢痕輕微。術前的擔憂煙消云散,小麗對今后的生活再次充滿了希望。
肉芽腫性乳腺炎是一類難治型乳腺炎,病情容易遷延不愈,甚至破潰、流膿,累及整個乳房,由于單純藥物控制療效不佳,傳統手術后乳房變形明顯,常常被戲稱“最折磨醫生”的乳腺疾病。為了攻克這一難題,近年來,鄭大三附院張彥武教授創造性地將Oncoplastic技術應用于肉芽腫性乳腺炎的治療,針對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病變,采用腺體瓣推進、復合組織瓣旋轉、蝙蝠翼切口法、雙環法、AT皮瓣法、菱形皮瓣法、縮乳術法等不同的乳房整復技術,治療并修復了很多肉芽腫性乳腺炎患者,并多次在全國和省級學術會議上進行演示和交流。
乳房是女性美與母愛的象征。鄭大三附院乳腺一科在治療乳腺疾病的同時,時刻注重創新醫療技術,提供優質服務,保持好、呵護好乳房外觀,增加患者治療乳腺疾病的勇氣,讓她們的未來生活“乳”此完美。(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