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位于肩與腕之間,發揮著重要的連接作用。主要運動方式有屈曲、伸展、旋前、旋后動作。肘關節只有屈曲達120度以上才能順利完成梳頭、洗澡、接聽手機等動作,如果旋前受限則影響對鍵盤、鼠標等使用;如果旋后受限,則影響洗臉等動作。
肘關節功能鍛煉方法
1、屈曲
坐位,屈肘,拳心朝向自己,肌肉完全放松,用健側手握住患側手腕,用力拉向自己。或者是手頂在墻壁或桌邊固定,肌肉完全放松,身體逐漸前傾,使拳與肩頭的距離接近,加大屈肘的角度。至疼痛處應停止,待組織適應疼痛消失后再加大角度,一般為10-15分/次,1-2次/日。
2、伸展
坐位,伸肘,拳心向上,將肘部支撐固定于桌面上,小臂及手懸于桌外。肌肉完全放松,使肘在自重或重物作用下緩慢下垂伸直(必要時可于手腕處加輕小重物為負荷,加大練習力度)。至疼痛處應停止,待組織適應疼痛消失后再加大角度,一般為10-15分/次,1-2次/日。
3、前臂旋前
前臂旋前、旋后涉及到近側和遠側尺橈關節的聯動,在早期康復階段容易被忽視,可能影響后期手功能。鍛煉一般采用坐位,肩關節放松,屈肘前臂平置桌上,手握一長柄重物,借助其重力輕柔持續的牽引力量向內傾倒,逐漸加大關節活動。
4、前臂旋后
前臂旋后動作和旋前練習類似,方向正好相反,其余要求完全一致。
肌肉功能訓練以等長收縮和輕柔的牽伸為主,關節肌肉訓練目標為:上肢能夠最大限度屈曲;下肢能夠完全伸直;使肌肉的力量和肌纖維長度恢復到正常。
關節活動應以主動活動和主動——輔助活動為主。主動——輔助活動訓練的目的是逐步增強肌力,建立協調動作模式。在治療師幫助或借助器械情況下,由患者通過自己主動的肌肉收縮來完成的運動訓練。
當然如果經過正規鍛煉,仍不能達到功能要求,可進行手術松解術(上圖),以促進關節功能恢復。
最后要提醒的是:
在鍛煉過程中,要控制好活動量,避免暴力操作。一定要避免在練習時造成重復損傷,以免出現異位骨化(下圖)。一旦出現骨化性肌炎,將嚴重影響關節功能。鍛煉前熱敷,可以放松軟組織,鍛煉后冷敷可以減輕組織水腫。
關節功能達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還要堅持鍛煉一段時間,才能真正鞏固,否則會出現效果的丟失。(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 李曉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