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來。在鄭州這座突然寂靜下來的城市里,一場沒有硝煙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全面打響。醫學影像科作為近距離接觸疫情的科室之一,同眾多一線工作者一起,溫暖了這個寒冷的早春……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從武漢迅速蔓延至全國,疑似、確診、重癥、死亡……面對一天天不斷攀升的可怕數字,讓我們感到慰藉的是新聞里在災難面前不斷挺身而出的白衣天使——“一個個醫護人員逆向前行,一支支醫療隊伍奔赴前線”。鄭大三附院全體干部職工牢牢堅守自己的每一個崗位,在戰“疫”英雄的背后守護家園。
隨著疫情的擴散和對病毒的不斷認知,CT檢查憑借其對肺部疾病診斷的優越性成為篩查和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重要手段,同時也使影像科成為直接接觸患者的一線科室,讓影像科醫務人員站在了抗疫一線,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疫情爆發以來,醫學影像科作為篩查新冠病毒肺炎的重要科室,全體醫務人員迅速投入防疫工作,承擔著至關重要的工作。面對嚴峻的疫情,影像科全體醫技護堅守崗位每日按時到崗保證疫情防控工作和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行。


在副院長趙鑫的帶領下,醫學影像科團隊克服時間緊、物資不足等困難,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好了設備布置、人員培訓和物資儲備等工作,制定并完善了應急人員名單和工作流程,不斷細化疫情期間發熱門診患者的CT檢查流程。副院長趙鑫和醫學影像科副主任陸林每天在科室微信群中發布新冠肺炎病例的CT圖像,要求全科人員認真學習分析,準確識別新冠肺炎CT的典型征象。通過線上培訓、網上答題等多種形式,組織科室全體人員第一時間認真學習疫情防控相關知識,不斷提升防護技能,做好自身防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下良好基礎。對于操作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科室高度重視,副主任陸林每天上班反復提醒,并檢查大家的自身防護,叮囑定時定點對科室進行消毒處理,做到科學防范,確保醫護人員“零感染”。


根據疫情防控的工作需要,醫院決定啟用應急樓,設立隔離區域,將發熱門診患者隔離檢查,減少交叉感染。全科人員積極響應,在副院長劉福云、郭曉麗的帶領下,在醫務部、感染辦、護理部的指導下,科室制定了應急樓技師防控流程、醫學影像科人員穿隔離衣流程以及新冠肺炎疑似患者處理流程等工作方案。在醫學裝備部、后勤管理科的大力支持下,24小時完成了應急樓的所有準備工作,確保了發熱門診患者盡快就醫,應急胸部CT檢查做到了30分鐘內出報告。


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有發熱、咳嗽癥狀的患者和有疫區接觸史的人群有需要進行評估胸部CT平掃檢查,影像檢查的劇增加重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也加大了醫用物資的消耗。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科室將有限的隔離衣留給與患者接觸最密切的擺位技師和夜班值班人員。雖然最受“優待”,但最辛苦的也是他們,一層層防護加身,雖然隔著面罩和護目鏡看不清他們的模樣,但是為了盡早排查患者的疾病,確保患者的健康,再苦再累也值得。為減少消耗,防護服和隔離衣常常一穿就是一天,每次下班脫下一身的厚重,都是汗涔涔的模樣。


作為影像科的醫生,在這個非常時期,大家雖然緊張但從未害怕。疫情面前,大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好臨床的“眼睛”。對有疫區接觸史患者更是高度警惕,遇到影像疑似患者第一時間上報科主任會診,啟動應急預案,上報醫院疾病預防控制科,檢查完成后對檢查室內環境、人員及設備進行全面清潔消毒,同時與臨床接診醫生取得聯系,跟蹤患者核酸檢測結果。一次次有驚無險的實戰,讓我們積累了寶貴的戰疫經驗,煉就了抗疫的“火眼金睛”。
初心鍛就品質,使命呼喚擔當。醫學影像科的全體醫護人員不是超級英雄,只是被賦予了特殊使命的普通人。他們同樣也珍愛自己的生命與健康,但是穿上防護服便化身白衣勇士。他們作為臨床的“前哨”,甄別疑似病例,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與臨床醫生齊心協力、精誠合作,一定能夠早日戰勝疫情!(鮑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