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大是胖了?居然是腫瘤
來自信陽的任女士,今年剛滿27歲,3個月前發現自己腹部突起,由于體型偏瘦,但一直以來都認為自己只是胖了,身體也并無大礙。
直到任女士休假回到老家,到當地醫院進行了彩超檢查,診斷為“附件區域囊性包塊”。求更好的治療來到我院,找到了婦科副主任陳紅敏。
任女士入院后完善檢查,腫瘤標志物提示正常,彩超顯示:子宮左上方左腹混合性占位,大小為20cm×15cm×15cm。
“病人卵巢良性腫瘤可能性比較大。一般情況下,較大腫瘤不建議行腹腔鏡手術。”陳紅敏說,考慮到患者比較年輕,還沒有成家,我們還是建議進行腹腔鏡下切除腫瘤的,經過溝通,患者和家屬也有強烈的意愿微創手術。
1個小時后,陳紅敏團隊將腫瘤完整剝除,并置于較大取物袋中取出。術中腫瘤無破裂,手術進展順利。
術后病理診斷為,左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右卵巢良性單純囊腫。
經過多學科通力配合和圍術期的全方位管理,任女士在術后第一天就排氣,很快恢復出院。
生理性囊腫 無需擔心
卵巢,對于女性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殖器官,它雖然很小,約4cm×3cm×1cm,重約5g-6g,但它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卻對女性全身各個器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它還能產生卵子,是決定女性性征和生育的重要器官。
但由于受未產、不孕、初潮早、絕經遲等因素的影響,及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壓力大、亂吃一些含激素的保健品等,在婦科體檢中,卵巢囊腫的字眼出現在女性體檢報告中的現象也并不少見。
“卵巢囊腫所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有生理性的、有腫瘤性質的,有良性的、有惡性的,所以查出囊腫先別慌。”陳紅敏說,卵巢囊腫好發于育齡期和圍絕經期女性,常見于20-50歲,大部分的卵巢囊腫是良性的,很小一部分是惡性腫瘤,多發生在40-50歲,所以絕經后的囊腫要特別重視。
所以,一旦超聲報告中顯示有這種卵巢囊腫時,女性朋友也不用太過于焦慮,在下一次月經來潮的第四、第五天再復查一下。此時,新的卵泡還沒有形成,比較能反映出卵巢的生理狀態,如果這個階段復查出來的卵巢囊腫消失了,那么,說明之前發現的卵巢囊腫是“虛驚一場”,它只是一種生理性的卵巢囊腫,無需進行藥物或其他治療。
但如果再次復查出來結果還是顯示仍有囊腫存在,那么,提示非生理性囊腫的可能性很大,需再進一步排查。
卵巢囊腫還有這些癥狀
1、腹脹、腹痛 受腸蠕動及體位變動的影響,卵巢囊腫可在盆腔內移動牽拉,使得下腹或髂窩部出現充脹、下墜感,當腫瘤刺激腹膜、出血,壓迫或發生粘連時,可出現臍周或下腹部持續性疼痛。另外,卵巢囊腫發生急性蒂扭轉時,患者可出現體位改變后突然發生一側下腹劇痛,有時還伴有惡心、嘔吐甚至休克。
2、壓迫癥狀 當卵巢囊腫充盈整個腹腔時,可因腹腔內壓增加,影響到下肢靜脈回流而導致腹壁及雙側下肢水腫,盆腔腹腔臟器受壓,還可發生排尿困難、尿潴留、便急或大便不暢等現象。
3、月經紊亂等內分泌問題 可因功能性腫瘤而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或絕經后陰道流血表現,尚未絕經的女性可表現為月經紊亂,絕經后的女性可表現為不規則陰道流血等。
重視體檢 及早發現端倪
陳紅敏介紹,雖然大多數卵巢囊腫都是良性的,但也有一些可發展為惡性,可嚴重影響到女性朋友的健康。
既然卵巢腫瘤可給女性朋友的健康造成威脅,及早發現并給予合適的處理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又由于卵巢處于盆腔深處比較隱蔽的位置,早期發生病變時也不是那么容易被肉眼發現到,但卻可以通過超聲檢查發現。
目前來說,B超是檢查卵巢腫瘤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所以,常規的健康體檢是很必要的,一旦發現有卵巢腫塊時還可輔以CT或MR來幫助鑒別其性質及來源。
“另外,腫瘤標志物的檢查也可以初步判斷腫瘤是否存在有惡變的可能。”陳紅敏說,如考慮為良性卵巢腫瘤,可視腫瘤的大小等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手術,暫時無需手術處理的,注意定期做好隨訪,若腫瘤繼續生長或懷疑已經有惡變的可能,則應該盡早手術,以減少對女性的內分泌功能和生殖功能的影響。
專家簡介
陳紅敏
副主任醫師,河南省腫瘤醫院婦科副主任,碩士,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分會青年委員;河南省醫學會婦科腫瘤分會常委,河南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分會常委;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從事婦科腫瘤臨床及基礎研究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婦科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和化療,尤其擅長宮腔鏡,腹腔鏡等婦科微創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