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含著“金鑰匙”出生,往往形容孩子家境富庶。而有這樣一位孩子,出生時卻口含“龍珠”,不過這顆龍珠帶給亮亮(化名)的不是幸運,而是不能進食,還讓他險些失去生命!

近日,家住山西的李先生在自己50歲時,喜得家中的第一個孩子。從得知愛人懷孕到臨盆前,李先生的笑容就一直掛在臉上,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出生,卻讓他的心一下跌進了谷底。
人到半百,閱歷豐富,也見過不少新生寶寶。但第一眼看到孩子,卻把自己嚇了一跳。孩子口角外面掛著一個球囊樣的“瘤子”,比寶寶的小手還要大,負責接生的醫生也直呼“從醫這么多年,這樣的孩子還是第一次見。”立即建議孩子轉院治療。
隨后,河南省兒童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張飛接到院內急診120電話。“山西省運城市剛出生1天的寶寶,鼻咽部腫物巨大,突出口腔,嚴重影響呼吸!”。
考慮到孩子情況危急,張飛迅速與家長取得聯系。電話中李先生十分焦急地說:“這是我的第一個寶寶。救救我的孩子吧!”。張飛第一時間請示科室負責人僧東杰,電話那頭傳來了一個堅定的聲音:“救,一定要全力救治!”。
寶寶入院后,已出現嚴重呼吸困難,緊急送至外科監護室搶救。醫務科緊急聯系外科監護室,麻醉科,心胸外科、影像科、口腔科等為孩子進行會診。僧東杰介紹“患兒病情危重,這是耳鼻喉科罕見疾病,患兒鼻咽部巨大腫物并存在口腔腭裂、先天性心臟病等發并癥,口腔分泌物過多,隨時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巨大腫物使氣管插管困難,腫物不能排除顱內占位膨出、橫紋肌肉瘤及血管瘤等多種危險,術中出血風險大,隨時危機生命!需要全面評估患兒病情”。
經過緊張、全面討論后制定多個搶救方案及手術措施,并告知患兒父親病情。李先生焦慮萬分:“僧主任,我已經50歲了,這是我的第一個孩子,希望您救救她,如果您不能救他,我們真的走投無路,孩子也就徹底沒了希望,我們一家人的希望也就沒了!”
僧東杰望著家長渴望的眼神,告訴家長“家長您放心,我們一定盡最大努力搶救寶寶!”。僧東杰、張飛反復安慰家屬。
手術開始,腫物從口腔外延伸至內部,使孩子原本不大的口腔又被腫物占據一部分,麻醉科派出經驗豐富的麻醉醫生,在復雜的環境中有驚無險,一次就插管成功。
術中經過探查發現,腫物大小約6X5X4cm,一直延伸至鼻咽頂部,影響呼吸。另外,孩子硬腭部分缺失,軟腭、懸雍垂缺失。隨后,僧東杰、李穎、張飛在麻醉大夫、巡回護士密切配合下,采用低溫等離子微創方式,完整切除腫物。
僅45分鐘,在外等候的家長就得到手術順利結束的好消息。
術后第二天,寶寶呼吸恢復正常,第三天孩子終于可以正常吃奶了。李先生喜極而泣:“謝謝僧主任,您不僅救了我的孩子,而且挽救了我們一家人的希望和未來!”。
寶寶康復出院時,因疫情搭不上車,張飛得知后經多方聯系,最終聯系到車輛,送孩子平安歸家,家長不勝感激。
4月1日,家屬滿臉笑容帶著孩子來院復診。復查結果一切正常,未見復發跡象,僧東杰告訴家長:“后期孩子還需要做腭裂修補術,平時一定要注意喂養。”
家屬再次感謝僧東杰:“感謝河南省兒童醫院,感謝僧主任,您不僅醫術精湛,對我們也像家人般親切,來找您,感覺回到了家!”。
相關鏈接:
耳鼻喉科簡介
河南省兒童醫院耳鼻喉科是河南省重點培育學科、鄭州市醫學重點學科,現為鄭州市兒童氣管異物診療中心、新生兒聽力篩查與診斷中心、國家聾兒電子耳蝸定點手術醫院。
現有醫務人員7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11人,中級職稱15人,初級職稱44人,床位56張。擁有Storz氣管鏡、ABR及OAE設備、奧林巴斯電子纖維內鏡、面神經監護儀、3D手術顯微鏡、多導睡眠呼吸監測儀等大量先進設備。年均氣管異物取出術達1200余例,人工耳蝸植入術累計超過1000余例。2019年門診量達17萬人次,年出院病人量達5000人次,年手術量達4600人次,獲得省級成果獎3項,市級成果獎1項,發表包括SCI與中華系列雜志論文120余篇。舉辦國家級學術會議5次和省市級學術會議8次,參加國家級會議主持21次,大會講座8次,大會發言11次。(張飛 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