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大地,戰疫情,看英雄無數......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全員獻陣,迅速部署,抗擊疫情。疫情初期,在李蘭娟院士的直接指導下,全院眾志成城開展硬核防控,疫情面前,醫護人員彰顯的是一種懸壺濟世的責任擔當,是一種舍己為人的無私奉獻。
吹響疫情防控集結號
全員返崗 人人皆兵
疫情之下,鄭州市三院全院一盤棋,設立橫向“五通道”縱向“三防線”及時檢出分流發熱患者;發揮“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精神,馳援武漢前線、鄭州岐伯山醫院,沖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非常時期,分類施策,保障患者正常就診需求……面對緊迫而艱巨的防控任務,鄭州市三院將李蘭娟院士的指導扎實落地,打出一套漂亮的戰術組合,有力地阻擊了疫情,保障群眾健康,護佑患者生命安全。院長李安州說:“疫情當前,醫院是患者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們必須不惜代價,嚴防死守,直至取得最終勝利!”
硬核防控,就要有強有力的指揮體系,有極強的凝聚力,為全力推動疫情防控工作開展,鄭州市三院第一時間成立了以院長李安州、黨委書記陳軍軍為組長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疫情防控組織領導。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個堡壘,鄭州市三院以對人民健康負責的政治高度,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旗幟作用,快速構建了一道嚴密堅固的疫情防控屏障,鮮紅的黨旗始終飄揚在戰疫一線。
豈曰無衣 與子同裳
逆風而行顯擔當
疫情發生后,鄭州市三院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英勇奮戰,醫護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展現了令人震撼的行動能力和精神力量。
湖北武漢,17名醫護人員在青山方艙醫院中爭分奪秒地救治患者,用行動詮釋著擔當,用辛勞書寫著奉獻,奮戰一個多月,成功實現了“四個零”,即醫務人員零感染、患者零死亡、治愈患者零復發、患者零投訴,圓滿完成了支援任務,為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立下赫赫戰功。
其中6名醫生,專業涵蓋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重癥醫學科、腎病風濕免疫科、腫瘤內科、中西醫結合等,結合自身專業特長為患者提供針對性強、規范精準的診療服務。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趙亮,方艙醫院中超標準要求自己,把查房深入到每一位患者的內心深處,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成為患者在方艙中的知心人;腫瘤內科醫師王留晏,發揚中西醫結合辨證治療優勢,利用中醫藥為患者提供全方位整體治療;腫瘤內科主治醫師喬炳禮,把愛延續到方艙之外,了解住院患者家庭情況,搭起志愿者和患者家屬之間的健康橋梁……
10名護士在方艙中交出滿意的答卷,護士長徐麗紅被患者稱為最最親的護士長,回蕩在方艙中的鄉音格外悅耳;護士長李艷化身隊員們的防護服、護目鏡,以感控人的身份為醫療隊醫護人員豎起鋼鐵長城;護士杜露露、費靜、白慧麗、趙靜文,剃去美麗的長發,將對家人的牽掛深埋心底,一心照顧患者,患者對她說出:“我不知道你的樣子,但我想記住你的名字。
在鄭州市岐伯山醫院,17天的堅守,鄭州市三院另外6名醫護人員沒有一絲猶豫的請戰奔赴前線,守護萬家燈火就是他們在戰疫路上最大的動力,他們犧牲了休息時間,把專業的醫護技術化作穿越疫情風雨的力量,在家鄉鄭州寫下感人的抗疫篇章。
丹心寸意 皆為有情
閃耀南丁格爾的燈光
疫情防控中,三院護理人員的身影隨處可見,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預檢分診、急診前線、方艙醫院……他們在各個崗位上奔波著,用南丁格爾的精神燈火照亮患者前往健康的道路。他們見證過深夜的星光、他們經歷過冬日的風雪,所有的目的都只是為了患者的正常就診、早日康復。
從大科護士長到科室護士長、護士,大家明確責任、細化分工,及時學習傳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實時掌握疫情動態,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細化各個環節管理,保證住院患者能夠及時接受治療,同時預防院內交叉感染,給患者提供有溫度的護理服務。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江城武漢的復蘇,預示著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疫”必將迎來最后的勝利,世界衛生日到來之際,讓我們牢記醫護人員“不計報酬、不畏生死、隨叫隨到!”奮勇沖鋒的請戰書,牢記他們“萬眾一心,遏制疫情,我們可以!”的錚錚誓言,鄭州市三院全體職工將筑牢一道病毒攻不破的“鋼鐵長城”,為護佑群眾健康做出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