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總是會突然“心痛”,每次都會持續好幾分鐘,疼痛癥狀屬于典型的心絞痛。但到多家醫院就診,做過兩次冠脈造影,冠脈血管卻并未發現狹窄,這“詭異”的疼痛到底是什么導致的?為什么女性更易得這種病?
夜間莫名心痛真蹊蹺
張女士今年57歲,有高血壓、血糖增高的病史。不久前,她來到河南省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求助,訴說了兩年來困擾她的一個難題。
兩年來,張女士經常莫名其妙地出現胸痛,疼痛位置在胸骨后,屬于悶痛。每次發作,都要持續好幾分鐘才能慢慢緩過來。
張女士很害怕,先后到鄭州多家醫院就診,并做了兩次冠脈造影檢查,但結果卻都顯示冠脈血管并未見明顯狹窄。
按“變異性心絞痛”給予藥物治療后,張女士的癥狀有所減輕,但近期,她的癥狀突然加重了,于是前來省醫就診。

入院后,張女士的肝腎功能、電解質、心肌酶等相關檢查結果未見明顯異常,糖耐量實驗提示糖耐量異常。
心臟超聲提示,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輕度返流。活動平板運動試驗檢查結果為陽性,但患者在運動中無明顯胸痛、胸悶癥狀,只是心電圖中有缺血表現。

結合張女士病史、癥狀及相關輔助檢查結果,主治醫師趙尊蘭考慮她為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但不能排除冠脈痙攣。
經降壓、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降脂、抗血小板、擴張冠脈等治療后,張女士癥狀基本得到控制。
女性更容易得這種病
在臨床中,醫生經常會遇到一些胸痛患者,有些為典型的心絞痛,主要表現為活動后的胸痛、胸悶,而有些卻沒有典型的癥狀。

張女士就屬于后者,主要為夜間胸痛,和活動關系不明顯,活動平板試驗卻有明顯缺血表現,而冠脈造影未見明顯異常,這就是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
全科醫學科主任王留義介紹,冠狀動脈微血管疾病是指在多種致病因素作用下,冠狀前小動脈和小動脈的結構和(或)功能異常,導致勞力性心絞痛或心肌缺血客觀證據的臨床綜合征,又稱“心臟X綜合征”和“微血管性心絞痛”。
據王留義介紹,細分來看,張女士所患的這種病又分為穩定型微血管心絞痛和不穩定型微血管心絞痛,癥狀有一定的差異,但都值得格外警惕。

穩定型微血管心絞痛臨床主要癥狀是勞力相關的胸痛發作,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女性多見,約占56%~79%,多數發生在絕經期后;胸痛絕大多數由勞作誘發;單次胸痛持續時間較長,半數以上超過10分鐘,停止運動后胸痛癥狀仍持續數分鐘;胸痛發作時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甚至惡化。
不穩定型微血管心絞痛主要臨床表現為:
反復發生的胸痛,常出現在靜息狀態,一部分患者可于凌晨痛醒。或表現為輕度體力活動后的胸痛,胸痛時間可長達1~2 小時,含服硝酸甘油無效。5%~10%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雖有急性胸痛,但冠狀動脈造影正常或接近正常,女性患者中這一比例可高達 30%。
改變生活方式是首選對策
目前對于冠脈微血管疾病的治療有:

1.改變生活方式,低鹽低脂飲食,科學鍛煉,減脂,控制危險因素,如戒煙戒酒,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
2.口服抗心肌缺血藥物治療,必要時連用硝酸酯類藥物治療。
在出現上述癥狀時,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等不拖、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治療,爭取更好的療效。(張曉華 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