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一年存活率僅為15%,一旦發生,往往需要摘除眼球!預后差、創傷大、痛苦大……這就是葡萄膜黑色素瘤。
早發現,早診斷,早清除,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
但是在眼球的方寸之間精準切除,其難度不言而喻。
近日,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省立眼科醫院眼內腫瘤團隊迎難而上,為一名患者成功切除脈絡膜黑色素瘤(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一種)。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手術采用眼內局部切除,這在河南省尚屬首例。
眼睛看不清 發現惡性腫瘤
今年66歲的張先生半年前出現右眼視力模糊的癥狀,還時常流淚,起初并未在意,但是情況越來越糟,等就診時已經出現視網膜脫離,右眼球內占位。
當地醫院立刻建議他轉至專業技術領先的河南省立眼科醫院治療。
當河南省立眼科醫院副主任醫師張海濤見到患者時,內心已然明了他的情況不容樂觀:
右眼底鼻側隆起伴出血,周圍視網膜輕度隆起,玻璃體積血,這都是惡性腫瘤的表現。
經過進一步檢查和會診,張先生被確診為:脈絡膜黑色素瘤
脈絡膜黑色素瘤眼底表現
這是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一種,也是成人最為常見的一種眼內惡性腫瘤。
張海濤主任團隊立刻為患者施行手術。
考慮到張先生的腫瘤并不是太大,年齡尚在中年,摘除眼球無疑將對患者造成身體和心理的巨大創傷。
張海濤團隊決定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同時,實施局部保眼治療。
但是手術局部切除容易眼底出血,腫瘤內切除時腫瘤產生碎屑混濁,影響手術中的視野清晰度,導致操作困難。
張海濤主任團隊術前反復商討,制定出詳細的應對方案,最終,在麻醉科、眼科手術室積極配合下,順利在顯微鏡下施行玻璃體切除術,精準切除腫瘤。
該手術也成為了全省首個局部切除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手術。
目前患者病情穩定,正處于病情復查階段。
什么是眼內惡性腫瘤?
眼內腫瘤是指眼球內視網膜、葡萄膜等部位發生腫瘤。
這種惡性腫瘤發病十分隱匿,因為眼底精細復雜,一旦發生腫瘤,病變往往復雜嚴重,易發生轉移,導致生命危險。
在眼內惡性腫瘤中,成人最易患的是脈絡膜黑色素瘤,這是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一種,發病率占葡萄膜黑色素瘤85%-90%。
脈絡膜黑色素瘤惡性程度高,如果發生轉移:6個月至1年內致死率極高,一年存活率僅為15%
臨床表現
患者大多由于視力下降 or 視物變形來就診,少數因眼脹痛 or 眼球突出來就診。
典型的葡萄膜黑色素瘤表現為眼底局部棕色隆起病灶(也可呈彌散性外觀),可伴發視網膜脫離,甚至出血。
腫瘤體積逐漸增大,會造成眼壓升高,除視力嚴重損害之外,患者會有眼脹痛、頭痛的癥狀,甚至眼球變大,眼球突出。
這時腫瘤極有可能已經向眼球外及全身擴散。
檢查與治療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診斷主要包括:
詳細的眼底檢查,結合必要的眼部超聲、眼底血管造影、OCT、眼眶MRI等輔助檢查。
由于該腫瘤易發生轉移,還需要對肝臟、骨骼系統、肺部等器官進行檢查,排除轉移可能。
以往,為減少全身轉移率,提高生存率,均采用眼球摘除術。
目前,隨著醫學技術進步,對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治療方式根據腫瘤位置、大小、全身情況等可以采取局部放療、局部切除等保留眼球的治療方式。
研究證實,這些局部治療方式,不降低生存率。
但由于惡性腫瘤的特點,需要根據醫生建議,定期復查,排查復發及全身轉移可能。
專家建議
眼內惡性腫瘤易全身轉移!導致患者生命危險。
因此,為保證患者生命健康,盡可能保留眼球,需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治以及科學復查。建議成人定期進行眼底檢查!(吳兵 崔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