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兩年來的治療路,趙女士感概萬分......
生命進入倒計時
疼痛康復與姑息醫學科副主任謝廣倫查看了趙女士的病情,發現較為復雜:腫瘤和腹腔重要的動脈血管長在了一起,外科切除手術難以進行。
由于腫瘤太大,趙女士腹部和腰背部疼痛劇烈,近30天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也吃不下什么東西,一支強效止疼針僅能緩解癥狀一個小時。由于長期受到疼痛折磨和腫瘤影響,趙女士的體質越來越差,原本98斤的體重,瘦到只有72斤。疼痛讓她只能在床上弓著腰蜷著背,且不能長久保持一個姿勢,別說放化療,就是做CT檢查都困難。
病情復雜無法手術,體質太差不能化療,也不能放療,在腫瘤進展和疼痛的折磨下,趙女士的生命時長預估只剩下一個月......
分析病情后,謝廣倫還是發現了一些機會。
趙女士體質差是事實,手術無法進行也是事實,但她還比較年輕,心肝腎狀況不錯。目前的檢查結果顯示腫瘤只是在腹膜后一個位置生長,并沒有發生遠處轉移。
體質差主要是疼痛折磨導致的,如果控制住了疼痛,病人能夠進行穿刺活檢,明確病理,同時通過支持康復治療體質恢復,就可以進一步放化療控制病情,從而獲得長期生存的機會!
控制癌痛迎來轉機
“止痛是我們的拿手好戲。”謝廣倫介紹,止痛分為兩步走。首先,在給病人進行營養支持的同時,采用了自控鎮痛(簡稱PCA,是一種經醫護人員根據病人疼痛程度和身體情況,預先設置鎮痛藥物的劑量,再交由病人"自我管理"的一種疼痛處理技術)的方式,讓趙女士的疼痛立即得到了良好控制,不但能夠在無痛狀況下休息和睡眠,而且得以在俯臥位下進行CT引導下活檢,這是大半年來第一次取得病理:確診腹膜后腺癌,原發灶不明。
然而,自控鎮痛對趙女士來說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由于癌性腹痛對一些止疼針不敏感,趙女士一天需要十幾支強效止疼針才能夠控制疼痛,還出現了便秘的副作用,且依然不能下床活動,只能側臥休息。
腹腔神經叢毀損術
“于是,我采取了鎮痛治療的第二步,腹腔神經叢毀損。這是控制胰腺癌、膽管癌、胃腸道腫瘤以及腹膜后占位等導致癌性腹痛最好的止痛方式,在CT引導下,只通過兩根和針灸針差不多粗細的穿刺針注藥,破壞腹腔神經叢,創傷小,安全性高,而且止痛效果好,同時如果條件合適的話還可以起到殺滅腫瘤的作用。”謝廣倫介紹。
通過腹腔神經叢毀損后,奇跡出現了。
趙女士疼痛明顯緩解,只需要吃少量的止痛藥就可以控制疼痛了。
由于腹痛消失,趙女士再也不用蜷縮在床上,可以自由下床活動,吃飯也基本恢復正常了。
“大半年來,終于像個正常人一樣了。”趙女士感嘆。

隨后的PET-CT顯示,腫瘤沒有其他地方的遠處轉移,腹膜后占位進行腹腔神經叢毀損后,大部分已經失去了活性,只剩下周邊的部分代謝活躍。(如上圖箭頭所示)
止痛迎來治療新生
趙女士的胃腸道功能明顯恢復,飯量也上去了,惡心嘔吐癥狀也基本消失,在康復及營養支持治療下,體重由原來的72斤恢復到90斤,這時候可以開始放化療了。
經放療科副主任張景偉和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侯新芳會診后,為趙女士制定了先進行腫瘤局部放療,然后再進行化療的治療方案。
經過治療,原來估計只能活一個月的她,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情況穩定,除了定期需要復查和繼續治療外,沒有疼痛困擾,沒有生活質量的減低,后續治療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趙女士甚至開心地拍起了抖音,跳起了舞。
謝醫生秘話
謝廣倫說,很多病友一旦得了腫瘤,就急急忙忙地去手術、化療或放療,完全不顧慮自己的身體條件。
即使醫生建議先調整體力狀況,病友以及家屬不理解,認為是在耽誤了自己的腫瘤治療。殊不知,腫瘤患者往往本身體力狀況不佳,再加上有一些腫瘤容易合并許多癥狀,比如肺癌容易合并肺部感染,胰腺癌容易合并疼痛,消化道腫瘤容易合并營養不良和胸腹水,如果不預先把這些情況糾正好,那么就可能沒有辦法耐受進一步治療,即使能治療,醫生也怕患者身體承受不了,只能減少腫瘤治療藥物用量。如此一來,腫瘤治療效果還會好嗎?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腫瘤治療同樣。只有先把身體狀況調理好,沒有惡心嘔吐、沒有疼痛、沒有感染、沒有胸腹水、沒有營養不良、沒有電解質紊亂,為腫瘤治療提供最佳保障后,再進行腫瘤治療,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是腫瘤康復與姑息治療的意義所在。(常榕 趙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