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大片皮疹蔓延全身上下,雙眼紅腫,癢痛難忍,皮膚上一道道劃痕,甚至可以“寫字”,反復發作……




7月16日,鄭州的李女士因嚴重蕁麻疹,匆忙趕到河南省人民醫院就醫。
她百思不得其解:已經10年沒有發作過的蕁麻疹,在這個夏天怎么突然“復活”了?
入夏以來,尤其是最近半個月內,這些癥狀反復出現,李女士說自己快被折磨瘋了。經過河南省人民醫院過敏反應科細致診斷后發現,“真兇”竟然是許多人夏日必備的——蚊香液!
蕁麻疹夏日“復活”之謎
李女士說,自己曾患慢性蕁麻疹,且與花粉過敏有關。但至今已經整整10年沒有發病了。
“春秋季花粉、粉塵等引發的過敏多發,相較之下,夏天算是過敏類疾病的淡季。”省醫過敏反應科主任王思勤說。正因為如此,李女士突發的嚴重蕁麻疹,立刻引起了王思勤的警惕,根據經驗,
首先要考慮過敏誘因
詳細詢問患者情況后,王思勤主任和主任醫師張秋興敏銳注意到了兩個“可疑線索”。
01.李女士衣食住行極為規律,發病前后幾乎沒有任何生活環境或習慣的改變。
02.患者的蕁麻疹基本是近半個月開始頻繁發作的,之前的春秋季節一切如常。
過敏高發季反而安然無事,淡季卻頻繁中招,為何如此反常?
衣食住行都無變化,常見過敏原也都相繼排除,究竟會是什么引起的呢?
如不能盡快查明“真兇”并采取措施,李女士的病情有可能進一步加重——導致胸悶、喉頭水腫等癥狀。嚴重者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答案竟藏在蚊香液里
“過敏原可能和夏天的某個特殊細節有關。”王思勤和張秋興決定把詢問的重點放在和夏天有關的生活細節上,時間范圍重點鎖定這半個月內。

蚊-香-液?!
這是一個幾乎滿足所有線索的可疑答案。患者今年夏天才開始用,這更加深了專家的懷疑。立刻針對蚊香液的主要成分,對患者進行針對性過敏原篩查!
7月18日,篩查結果證明了專家的判斷,連環推理下,真相終于浮出水面——大部分蚊香液中都含有除蟲菊酯的成分。除蟲菊酯是從菊蒿屬植物中提取的,且李女士購買的蚊香液中也含有艾草成分。而過敏原篩查結果顯示,患者恰恰對艾草及蒿草成分過敏。因此,夏日驅除蚊蟲最流行的蚊香液,就是導致李女士過敏性蕁麻疹的重要原因。
明確過敏原后
結合患者病情評估,過敏反應科團隊立刻對其實施單抗類藥物靶向治療,輔助以針對性脫敏治療。目前李女士各項癥狀明顯緩解,皮疹消退,恢復良好。
目前,河南省人民醫院過敏反應科已裝備體外過敏原檢測“金標準”UniCAP全自動檢測系統等先進設備,成熟開展脫敏治療、無創氣道炎癥呼出氣NO(FeNO)測定、T-SPOT檢測、規范化的間質性肺病診治、過敏性哮喘靶向治療等業務。
王思勤提醒:
過敏原的種類很多,有些比較罕見和隱蔽,在一些呼吸道疾病和皮膚病中,過敏性因素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因此,過敏體質的朋友一旦出現李女士類似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就診篩查。(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