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減法”提升隊伍素質
一支20余人的車管所隊伍,要肩負著全縣13萬多輛機動車和15萬多名駕駛員的管理任務,如何讓有限的警力釋放出最大效能,作為隊伍“領頭雁”的張曉琳在工作中處處以身作則,通過做“減法”實現隊伍整體素質的飛躍提升。
減少崗位重疊,做到人崗相適。為優化警力配置,張曉琳因人施策,綜合年齡、專業特長等因素統籌人員安排,對全所民警、輔警進行精準定崗,最大限度的減少崗位重疊,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真正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才,確保每一個服務窗口都迸發出最強效能,進而推動車駕管整體業務水平蒸蒸日上。
減輕民警、輔警壓力,實現輕裝上陣。當前,繁重復雜的公安工作導致民警、輔警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身為所長的張曉林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對民警、輔警進行思想溝通和心理疏導,仔細了解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并想方設法為之解決,讓大家甩掉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大大提升了隊伍的凝聚力。付出總有收獲,車管所先后被評為“全省交警系統優質服務窗口”“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
用“加法”踐行為民宗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公安機機關及其人民警察永恒不變的宗旨。踏入警營以來,張曉林始終牢記這一根本宗旨,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切實把群眾的利益扛在肩上,記在心頭,用“加法”為群眾提供最貼心的服務。
加入“微笑”,溫暖民心。群眾的滿意度是檢驗公安工作的試金石,為此,張曉琳要求車管所全體民警、輔警在為群眾辦理業務時要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做到細心、耐心、貼心,打造“微笑”警務。并從細微處著眼,免費為群眾提供復印及自助飲水服務,并將各項業務流程、收費標準通過電子屏滾動播放,讓群眾一看就懂,一用就會。
加入“智慧”,便民利民。如今的光山縣車管所軟硬件設施一流,可實現18類業務“一證即辦”,這是張曉琳帶領民警、輔警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的結果。依托“互聯網+公安政務”的智慧警務模式,群眾可實現“網上能辦網上辦,自助能辦自助辦”,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大大提高了辦證效率,讓“放管服”改革的紅利惠及更多群眾。
三尺窗口無小事,一言一行總關情。懷揣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張曉琳在繁雜、單調的窗口工作中守得住清貧,耐得住枯燥,帶領民警、輔警默默奉獻,頑強拼搏,通過改革創新不斷回應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望,用辛勤的汗水擦亮光山公安窗口品牌,真真切切做群眾的貼心人。(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