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陳詩昂/文 省交通運輸廳/圖
8月14日,河南商報記者從全省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暨“百縣通村入組工程”“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推進會上了解到,今年1至7月份,在貧困地區新改建農村公路6051公里,實施安防工程4522公里,改造危橋1.7萬延米……2020年是決勝脫貧攻堅之年,河南交通戰“疫”與戰“貧”統籌推進,交通脫貧成果持續鞏固。


有了路 荒山變金山
“沒有路,荒山永遠是荒山!”南陽內鄉縣余關鎮鎮長邢永海站在8萬余畝核桃產業基地旁,感慨地說,余關鎮屬淺山丘陵區,素有“七溝八嶺一面山”之稱,過去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種啥都運不出去,十萬余畝山地就一直荒在那里。
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戰開展以來,內鄉縣從改善產業交通條件入手,結合特色農業種植優勢,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對余關鎮核桃產業區道路進行標準化、精細化打造,高標準鋪設了瀝青路面,完善了路肩、綠化和安保設施,形成了以岱軍嶺薄殼核桃基地為中心,輻射周邊6個行政村的80余公里產業路環線,并貫通縣道X042線和國道G312線,形成四通八達的路網格局,確保薄殼核桃等農產品順利外運。

“有了路,荒山變金山!”如今,余關鎮核桃種植面積已發展到8.2萬余畝,成為河南省連片種植面積最大的核桃基地,被國家經濟林學會授予“中國核桃之鄉”。產業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脫貧攻堅的開展,該基地輻射周邊12個村,流轉土地8600多戶,帶動4萬余人直接受益。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立足服務全縣產業、農業以及旅游業發展定位,內鄉縣以建設扶貧路、旅游路、產業路為抓手,大力提升“農村公路+產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積極探索農村公路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合的新途徑。借助寶天曼創建5A級景區的機遇,建設了“綠不斷線,景不斷鏈”的百公里美麗旅游長廊;借助吳埡石頭村、二龍山、云露山景區,開發配套建設鄉村旅游道路;依托以色列采摘園、赤眉油桃、楊溝蜜桔等特色農業發展,積極打造農業基地路......內鄉農村公路,已經成為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推進縣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源動力”“新引擎”。
6051公里 交通扶貧當先行
農村路網建設與農民越近,貧困離農民就越遠;路網建設越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就會越快。
今年1-7月份,全省貧困地區農村公路累計完成投資54.4億元,占全省農村公路87.7億元投資的62%;新改建農村公路6051公里,占全省的71.5%;實施安防工程4522公里,改造危橋近1.7萬延米,分別占全省的64.7%、89%。貧困地區農村公路通達深度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大幅提升。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將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作為交通扶貧重點工作納入省委1號文件、省政府民生實事,重點部署、高位推進。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圍繞年度目標,狠抓工作落實,省交通運輸廳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組織督導組對全省分片區督導,加強進度和質量管理,各市縣搶抓施工黃金期,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復工復產。今年1-7月份,全省累計新增1.3萬個自然村通硬化路,完成年度目標的88%,年底有望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同時,全省交通運輸系統把“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農村地區交通運輸服務品質的重要抓手,不斷強化省、市、縣三級聯動,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參與”的工作機制。


路通了,車達了,產業發展了,幸福的日子來了。一條條水泥路、柏油路橫陌相通,串起的不僅僅是一座座村莊和產業基地,也串起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經濟條件因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哪兒曾想到,現如今水泥路、柏油路竟也修到了家門口,“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的時代已經成為了永久的歷史和回憶,美麗宜居的鄉村風景猶如一幅動人的山水畫卷,正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徐徐展現開來。
錨定目標 確保交通脫貧攻堅圓滿收官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在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絕不讓任何一地、一人因交通而掉隊。
“全省交通運輸事業,尤其是貧困地區交通運輸的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柏油路不僅修到了行政村,還修到了自然村,不僅修到了村組,還修到了發展特色種植業的山頂,修到了旅游扶貧點,修到了田間地頭。”省扶貧辦副主任郭奎立指出,脫貧攻堅戰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向貧困發起總攻的階段,既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又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省交通運輸廳在內鄉召開會議,重整行裝,這對于奪取交通運輸脫貧這場硬仗的最后勝利,助力全省實現高質量脫貧很有必要,也十分及時。
風正時濟,自當破浪前行;任重道遠,更需砥礪奮進。全省交通運輸行業將繼續聚焦年度目標,全力抓好脫貧任務重的縣村攻堅,持續推進“百縣通村入組工程” 和“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加快完善農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設,鞏固提升交通運輸脫貧攻堅質量。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堅持現行標準,找準鞏固脫貧成果的關鍵點,對“兩通”完成情況再核查,加大通村公路“暢返不暢”、農村客運“通返不通”等問題的預防、摸排和整治力度,精準施策,堅決防止反彈。同時,把提升農村客運服務質量水平作為重點任務,規范服務標準,提升運營頻次、準點率和運營服務品質,完善推廣農村客運APP,科學規劃設置電子站牌,增強群眾出行體驗,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
“脫貧攻堅到了最后關頭,拼的是責任心的強弱、作風的好壞。”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徐強表示,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將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實舉措,堅決打贏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收官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當好先行。


統籌:趙強
編輯:吳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