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引領”“推動行業向精細化、科技化、現代化轉型發展,改進業態模式,深耕細分市場,推動服務創新,提升數字科技水平,完善公司治理體系。”日前,銀保監會公布《推動財產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對產業發展方向提出明確要求。
以這一方案為標志,智慧保險時代已到來,以客戶為中心的新業務模式、數據驅動客戶經營、線上線下融合正在成為未來保險發展的三大趨勢。
在這個大勢中,產險如何發展,如何走出新的模式與路徑?在數據化轉型過程中,平安集團走在前列,其目標不是中國領先,而是追求全球領先,引人矚目。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強調,“數據化轉型,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來自于面對市場瞬息萬變、優勝劣汰的深刻的危機感,這已經成了平安文化的DNA(基因)。”
“金融+科技”“數據+平臺”模式
面對市場、客戶、競爭對手及技術發展快速變化,財產險公司需要轉變過去的經營觀念、銷售方式、運營方式及決策方式,實施全面變革。
平安產險的全面數據化轉型已經搶先一步。從平安產險的轉型經驗看,其以“金融+科技”“數據+平臺”模式,開啟了全面數據化轉型,而這也將是未來財產險公司發展的必由之路。
基于“數據驅動”維度回溯,平安產險先后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1.0系統化時代,做信息化;2.0集中化時代,推動數據后臺與服務器集中;3.0數據化時代,搭建內部新一代系統,逐步移動化和數據化;4.0智能化時代,構建智慧大腦,實現先知、先覺、先行,即提前看到問題、提前發現問題根源、提前行動,依托“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打造速度優勢、組織優勢、生態優勢和成本優勢,更加靈活地應對市場的變化、客戶需求的變化。
平安產險的4.0時代,是通過科技創新賦能全業務的價值鏈,提質增效,強化風控。核心是以客戶為中心,實現智能營銷-智能定價-智能作業-智能風控-智能理賠-智能經營。同時,以智慧大腦為平臺進行端到端的業務賦能。
以團體數據化轉型為例,在銷售支持方面,告別傳統的人工作業,構建團體好幫手銷售支持平臺,實現全流程線上化,為銷售隊伍提供商機精準推送、保險方案匹配、在線AI答疑、客戶保單管理等服務;在客戶服務方面,通過企業寶、平安愛農寶等平臺提供線上服務、客戶自主批改,在線理賠、風控服務自助領用、綜合金融服務線上申請等功能,目前企業寶注冊用戶數已達105.8萬,月活用戶達21.6萬;在定價支持方面,對原始數據全部進行分離和清洗,逐步建立以模型和大數據為驅動的定價能力,目前開發定價模型27個,應用到47個主要險種和行業上,85.5%的業務都能覆蓋;在經營管理方面,從傳統的經驗式管理轉變為智能化輔助決策,目前數據平臺已經實現47個核心經營指標的自動化以及經營問題的智能化預警。
麥肯錫咨詢報告顯示,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電商的發展,客戶的數字化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而這次疫情越發加速了這一趨勢。疫情過后,保險行業會迎來三大變化,一是客戶行為加速線上化,二是產品形態更具創新性,三是運營模式全面數字化。
數據化轉型,科技創新是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隨著國內頭部保險公司和外資領先保險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以及金融科技和互聯網生態玩家的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將是未來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也將是衡量保險公司能否及時應對挑戰的“試金石”。
這從商業科技云服務平臺金融壹賬通對保險業的賦能,即可窺見這一趨勢。財報顯示,2020年二季度,金融壹賬通收入同比增長48.4%,從2019年同期5.22億元增長至7.74億元,毛利潤增長93.4%,達 2.97億元。
其中,受益于人工智能客服和智能救援的需求持續回升,二季度運營類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70.7%,收入占比從20%上升至37%。得益于該模塊的推動,二季度基于交易量和運營的收入同比增長41%,達5.58億元。“爆款”產品包括AI客服、智能救援等。
以“爆款”產品AI客服為例。針對疫情期間人工坐席無法按時返工、坐席無法集中辦公、大量客戶亟待觸達的情況,金融壹賬通智能語音服務,通過智能外呼機器人+AI智能坐席,既幫助金融機構客服簡化了大量工作,節省了人力,又讓客戶足不出戶辦理業務,暢通服務,實現7*24小時優質服務不間斷。
據了解,春節后,已有20多家合作銀行主動找到金融壹賬通合作,開啟了應急遠程客服服務,應對疫情引起的客戶咨詢、投訴及還款提醒等場景,還款咨詢日均咨訴量上升43%,處理了60%客戶延期還款問題。
智能救援則是金融壹賬通2019年推出的產品。在疫情期間,車輛事故在線處理成為剛需,作為保險科技“智能車后生態圈”的一個產品線,該產品是為保險、車企、銀行提供智能派單調度、作業管理、風控、結算等一整套智能救援服務技術與管理解決方案。此外,金融壹賬通還通過遠程事故定責、遠程查勘定損等功能,開啟了事故處理全流程線上化,幫助當事人、交警與及保險公司在線處理交通事故,減少交通擁堵、縮減警力、降低保險公司成本、提升市民滿意度。
截至目前,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平臺已處理33多萬件事故,平均處理時長從40分鐘降低為5分鐘,每天民警處理事故量從人均20件提升到300件,每天輕微事故擁擠時間從1小時減少到15分鐘,效果顯著。
金融壹賬通的賽道正在加速拓寬。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閑表示,疫情倒逼保險公司加快保險產品創新,進一步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同時加快數字化、科技化轉型,這些都將為疫情后中國保險市場的長遠發展帶來動力。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主要銀行機構的信息科技總投入超過1730億元,同比增長22.8%。信息科技總數10.5萬人,同比增長12.8%;主要保險機構信息科技直接投入330多億元,同比增長16.9%,信息科技人員總數2.4萬人,同比增長13.8%。(王筱)
來源:人民日報
以這一方案為標志,智慧保險時代已到來,以客戶為中心的新業務模式、數據驅動客戶經營、線上線下融合正在成為未來保險發展的三大趨勢。
在這個大勢中,產險如何發展,如何走出新的模式與路徑?在數據化轉型過程中,平安集團走在前列,其目標不是中國領先,而是追求全球領先,引人矚目。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強調,“數據化轉型,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來自于面對市場瞬息萬變、優勝劣汰的深刻的危機感,這已經成了平安文化的DNA(基因)。”
“金融+科技”“數據+平臺”模式
面對市場、客戶、競爭對手及技術發展快速變化,財產險公司需要轉變過去的經營觀念、銷售方式、運營方式及決策方式,實施全面變革。
平安產險的全面數據化轉型已經搶先一步。從平安產險的轉型經驗看,其以“金融+科技”“數據+平臺”模式,開啟了全面數據化轉型,而這也將是未來財產險公司發展的必由之路。
基于“數據驅動”維度回溯,平安產險先后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1.0系統化時代,做信息化;2.0集中化時代,推動數據后臺與服務器集中;3.0數據化時代,搭建內部新一代系統,逐步移動化和數據化;4.0智能化時代,構建智慧大腦,實現先知、先覺、先行,即提前看到問題、提前發現問題根源、提前行動,依托“金融+科技”“金融+生態”,打造速度優勢、組織優勢、生態優勢和成本優勢,更加靈活地應對市場的變化、客戶需求的變化。
平安產險的4.0時代,是通過科技創新賦能全業務的價值鏈,提質增效,強化風控。核心是以客戶為中心,實現智能營銷-智能定價-智能作業-智能風控-智能理賠-智能經營。同時,以智慧大腦為平臺進行端到端的業務賦能。
以團體數據化轉型為例,在銷售支持方面,告別傳統的人工作業,構建團體好幫手銷售支持平臺,實現全流程線上化,為銷售隊伍提供商機精準推送、保險方案匹配、在線AI答疑、客戶保單管理等服務;在客戶服務方面,通過企業寶、平安愛農寶等平臺提供線上服務、客戶自主批改,在線理賠、風控服務自助領用、綜合金融服務線上申請等功能,目前企業寶注冊用戶數已達105.8萬,月活用戶達21.6萬;在定價支持方面,對原始數據全部進行分離和清洗,逐步建立以模型和大數據為驅動的定價能力,目前開發定價模型27個,應用到47個主要險種和行業上,85.5%的業務都能覆蓋;在經營管理方面,從傳統的經驗式管理轉變為智能化輔助決策,目前數據平臺已經實現47個核心經營指標的自動化以及經營問題的智能化預警。
麥肯錫咨詢報告顯示,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電商的發展,客戶的數字化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而這次疫情越發加速了這一趨勢。疫情過后,保險行業會迎來三大變化,一是客戶行為加速線上化,二是產品形態更具創新性,三是運營模式全面數字化。
數據化轉型,科技創新是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隨著國內頭部保險公司和外資領先保險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以及金融科技和互聯網生態玩家的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將是未來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也將是衡量保險公司能否及時應對挑戰的“試金石”。
這從商業科技云服務平臺金融壹賬通對保險業的賦能,即可窺見這一趨勢。財報顯示,2020年二季度,金融壹賬通收入同比增長48.4%,從2019年同期5.22億元增長至7.74億元,毛利潤增長93.4%,達 2.97億元。
其中,受益于人工智能客服和智能救援的需求持續回升,二季度運營類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70.7%,收入占比從20%上升至37%。得益于該模塊的推動,二季度基于交易量和運營的收入同比增長41%,達5.58億元。“爆款”產品包括AI客服、智能救援等。
以“爆款”產品AI客服為例。針對疫情期間人工坐席無法按時返工、坐席無法集中辦公、大量客戶亟待觸達的情況,金融壹賬通智能語音服務,通過智能外呼機器人+AI智能坐席,既幫助金融機構客服簡化了大量工作,節省了人力,又讓客戶足不出戶辦理業務,暢通服務,實現7*24小時優質服務不間斷。
據了解,春節后,已有20多家合作銀行主動找到金融壹賬通合作,開啟了應急遠程客服服務,應對疫情引起的客戶咨詢、投訴及還款提醒等場景,還款咨詢日均咨訴量上升43%,處理了60%客戶延期還款問題。
智能救援則是金融壹賬通2019年推出的產品。在疫情期間,車輛事故在線處理成為剛需,作為保險科技“智能車后生態圈”的一個產品線,該產品是為保險、車企、銀行提供智能派單調度、作業管理、風控、結算等一整套智能救援服務技術與管理解決方案。此外,金融壹賬通還通過遠程事故定責、遠程查勘定損等功能,開啟了事故處理全流程線上化,幫助當事人、交警與及保險公司在線處理交通事故,減少交通擁堵、縮減警力、降低保險公司成本、提升市民滿意度。
截至目前,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平臺已處理33多萬件事故,平均處理時長從40分鐘降低為5分鐘,每天民警處理事故量從人均20件提升到300件,每天輕微事故擁擠時間從1小時減少到15分鐘,效果顯著。
金融壹賬通的賽道正在加速拓寬。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閑表示,疫情倒逼保險公司加快保險產品創新,進一步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同時加快數字化、科技化轉型,這些都將為疫情后中國保險市場的長遠發展帶來動力。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主要銀行機構的信息科技總投入超過1730億元,同比增長22.8%。信息科技總數10.5萬人,同比增長12.8%;主要保險機構信息科技直接投入330多億元,同比增長16.9%,信息科技人員總數2.4萬人,同比增長13.8%。(王筱)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