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試行)》,以期加快推進醫聯體建設。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簡稱“鄭大五附院”)響應國家政策,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推動醫聯體建設,為省內以及中西部地區自閉癥、腦癱、腦損傷等特需兒童提供更好的診療服務。
院長受聘遵義專家心系當地患兒
貴州屬于西部偏遠地區,人口眾多,而當地醫療資源匱乏,腦癱、自閉癥等的發病率偏高,并且山區患兒多,就醫不方便。據了解,自2020年5月起,遵義醫投康復醫院分別派遣2批共計23名醫師、康復治療師赴鄭大五附院兒童康復科室進行為期3個月的學習。
兒童康復科主任李恩耀介紹說,醫院院長鄭鵬遠教授于今年4月受聘為遵義市人民政府康養產業發展指導專家,受邀進駐遵義市院士工作站。其在遵義深入調研時了解到當地沒有專業規范的兒童康復機構,而兒童康復科室一直是該院的優勢,就積極提出幫助當地建設并促成該項目的落地,“遵義是革命老區,紅色城市,咱這也算是為老區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啊!”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幫助遵義來的醫護人員學習兒童康復,鄭大五附院制訂了詳細的帶教方案,將23人分別派往8個部門進行不同方向的專業學習,涉及運動治療、言語治療、多感官治療、心理沙盤治療、言語運動認知評估等。
悉心帶學帶教遵義學員受益良多
針對帶學帶教,來自遵義醫投康復醫院的領隊楊樹治療師表示,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師的悉心指導,還有每天上班前的知識點考核,每天一個知識點,不論是學員還是老師都要背誦,“比如今天早上我們背誦的就是6個月的正常兒童和腦癱患兒的區別在哪里。”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帶教老師趙鵬舉說:“所有的醫護人員都要背誦,反復記憶,不斷記憶,這樣使得我們對患兒的診療更加得心應手。”他一邊說,一邊從身旁的書架上拿出一本翻得已經爛了的基礎知識手冊來,“這個手冊,我們人手一本,他們來的第一天都領到了。”
不僅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實操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帶教過程中,老師先進行演示,然后進行一對一的悉心指導,從剛開始的無從下手到現如今的輕松掌握,付出與收獲是成正比的。
河南商報記者劉鶴洋 通訊員馬珂 王元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