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6歲的張伯伯正在烈陽下工作,突然感覺右側肢體沒有一點力氣,很快支撐不住摔倒在地,并出現意識不清,工友緊急撥打120,急診送往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區。
急救醫師到達后,判斷患者為“急性腦血管病”,遂立即啟動腦卒中綠色通道,聯系南院區卒中中心溶栓二線。入院后,神經內科醫師史銀玲大夫急診,在曹心慧主任醫師的指導下,立即為其行頭顱CT,結合CT結果,考慮為:大血管閉塞引起的大面積腦梗死。時間就是生命,因患者發病在3小時內,在黃金搶救時間內,必須盡快搶救。若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患者有可能面臨著偏癱等風險,最終導致家庭生活質量降低。
秉承著對病人高度的責任心,接診醫生史銀玲將病情及風險電話告知家屬,征得家屬同意治療后,立即實施“靜脈溶栓治療,”并將患者病史、體征、影像學結果發送至卒中微信群,會診建議:應用溶栓藥物后立即轉運至本部行血管內治療。
轉運途中,經過1小時的靜脈溶栓治療,效果不明顯,此時已到鄭州市一院本部介入室門口,神經介入醫生王朝剛已準備就緒,為患者實施橋接治療,行全腦血管造影后,發現一側頸內動脈完全閉塞,與家屬溝通同意后,盡快實施“顱內動脈機械取栓術”,經過數小時的取栓,拉栓,最終閉塞血管打通,術后轉入NCU,病情穩定后轉入神經內科后續治療,并給予康復鍛煉,目前患者意識清楚,肢體無力好轉,患者及家屬表示萬分感謝。
“病人的成功搶救得益于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急診科、放射科、檢驗科等多科室共同協作的腦卒中綠色通道,和南院區和本院區的無縫銜接,才使急性腦中風的患者在極短的時內得到專業的救護,起病3-6小時以內的患者,能夠迅速診斷、及時治療,大大提高腦卒中的治療效果,明顯降低了腦卒中的致殘率。”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區神經內科曹心慧主任醫師說。(吳兵 史銀玲 韓鑫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