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這里技術太好了,感謝咱醫院讓我能吃能喝,再也不吐了,我整個人都有精神”,近日,出院已一個月78歲歲的陳奶奶來院復查后,非常開心的對心胸外科李凱主任說。是什么事情,讓老奶奶這么開心呢?
原來,家住焦作的陳奶奶, 一年多前,一吃飯胃就反酸、惡心、嘔吐,隨即在當地醫院按照消化不良進行治療。反反復復一年多,短短幾個月時間住院了十來次,治療時有所減輕,出院沒兩天就又逐步恢復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為了不讓自己少幾次嘔吐,老太太每頓飯就吃兩口,身體日漸消瘦。這個病讓陳奶奶不堪其擾,每天也悶悶不樂,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食管或者胃部腫瘤。于是到醫院再行胃鏡檢查,結果排除了腫瘤。怎么辦呢?一直住院也不好,兒女們也是非常苦惱。
為了盡快解除患者陳奶奶的痛苦,兒女們決定帶她到省城鄭州醫院檢查。在某家醫院住院后,經胸部CT檢查出“食管裂孔疝”。然而,大夫考慮陳老太年齡大,并且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手術有一定風險,建議陳老太保守治療。陳奶奶及兒女們倔強地認為,一年多來,由于嘔吐消瘦很多,反復住院不僅身體上承受很大痛苦,心理上也逐步出現失眠等抑郁癥狀,十分希望能夠找到一個自己能夠承受的手術方式來解除自己的痛苦。
患者陳奶奶的家人不斷查閱鄭州各三甲醫院醫院和專家信息,打聽到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李凱主任擅長微創手術治療和心胸外科疑難雜癥。在電話咨詢后,李凱主任醫師給陳奶奶預約會診、經過詢問病史、閱讀檢查資料、詳細查體,李凱主任醫師信心滿滿地對陳老太說:您的病可以通過胸腔鏡微創治療,手術成功率極高。聽到李凱主任這么有信心,患者看到了希望,當即辦理住院手續,主管大夫劉富磊接診。
由于患者高齡、反復發作,李凱主任帶領科室人員對其認真進行會診,制定嚴謹的治療方案。在與家屬充分溝通同意后,手術日當天,為患者陳奶奶成功地完成了“胸腔鏡下食管裂孔疝修補術”。術后,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第二天,陳奶奶即下床活動和進流質飲食,第五天就正常飲食,術后第六天開心出院。
“你們這技術太好了,老太太身體好了,為我們做兒女的也減輕了復旦,我們再也不用天天往醫院跑了,這里技術是真不錯”,患者陳奶奶的兒女們說。
“‘胸腔鏡下食管裂孔疝修補術’具有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等特點,這個手術對醫療人員技術要求非常高,是一個難度較高的手術,食管裂的修補要做到非常精確,這就要求手術的每一步都要精細考量,手術成功,患者開心我們也開心,我們祝愿老太太平安健康”,我院心胸外科李凱主任說。(栗政安 韓鑫穎)
鏈接:什么是食管裂孔疝?
胸腔和腹腔之間由一層扁平肌肉分隔,叫膈肌,食管由后縱隔通過膈肌后部的孔進入腹腔,此孔稱為食管裂孔,食管由胸腔縱行向下穿過食管裂孔進入腹腔。正常情況下食管裂孔剛好可容納食管通過,當食管裂孔過大或腹腔內壓力大于胸腔,胃賁門部及食管腹段或腹腔內臟經此裂孔及其旁突入胸腔,稱為食管裂孔疝。
來源: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責編:吳兵
審核:劉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