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河南銀保監局等監管部門統一部署,2020年“金融知識普及月 金融知識進萬家 爭做理性投資者 爭做金融好網民”活動在今年三季度正式啟動。
鄭州銀行隨之啟動相關主題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大力向消費者普及金融知識,送金融知識進萬家。為金融知識相對薄弱的中老年人、青少年、務工人員等群體普及金融知識,踐行社會責任,引導大眾理性投資,提升金融素養,遠離非法金融活動。
從線下到線上全方位普及金融知識
“謝謝你,王經理。之前我不知道什么是網絡貸款,剛才這么一講我就明白了,以后你們要堅持多宣傳,這樣老百姓的血汗錢就沒有那么輕易被騙了。”在鄭州銀行一營業網點內,62歲的劉阿姨對客戶經理感慨地說。
此次宣教活動中,鄭州銀行充分利用網點等線下資源,以及微信公眾號、H5、短視頻等線上手段,全方位普及金融知識。如今,市民走進鄭州銀行各大網點,都會接收到該行多種形式的金融知識普及和宣教,包括在網點設置專門的宣傳臺,擺放金融知識相關資料,內容包括反洗錢、反假幣、貸款申請、投資理財、網絡電信詐騙、征信安全、信用卡等等。
網點內的LED屏、電視屏幕等也播放相關金融知識,網點員工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解防范非法集資風險、網絡金融等知識,并對其關心的問題一一作答,引導大家正確使用網絡金融工具,提高老百姓辨別和抵制非法金融陷阱的能力,守住“錢袋子”。
同時,鄭州銀行還持續利用官網、微信公眾號、電子行刊、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推送各類金融知識,引導消費者自覺抵制網絡金融詐騙和金融謠言,讓消費者隨時隨地了解金融知識,增強消費者的金融安全防范意識。
“火眼金睛”讓高超騙術無所遁形
對于銀行來說,風險無處不在;對于銀行員工來說,增強風險防范意識、規避風險隱患是應有的職業素養;而對于客戶來說,銀行工作人員的細致專業,更是筑牢在財產周邊的安全墻。
近日,一位客戶來到鄭州銀行開封分行,聲稱自己的手機突然不能轉賬。柜員通過查詢身份證發現該客戶賬戶非柜面交易渠道被系統限制,更是河南省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下發的銀行卡涉案人員名單里的一員。為了穩住客戶,該柜員根據學習過的反詐騙話術一邊安撫客戶,一邊立即報警。期間該客戶多次催促要求抓緊時間辦理,甚至要拿回身份證改天再辦,但該柜員不慌不忙、沉著應對,終于等到了公安民警的到來。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一名20多歲的女子也因為手機無法轉賬的問題來到鄭州銀行永城支行。經過后臺查詢,該女子由于涉嫌電信詐騙被公安機關限制交易。該行員工急中生智,表示可能是客戶手機版本問題,需要開立專業版手機銀行。通過巧妙拖延時間,最終成功等到公安民警的到來。
上述案例只是鄭州銀行員工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面對突發事件的考驗,鄭州銀行員工展現出了高度責任感與過硬的業務素質,發揚了勇于擔當、踐行使命的精神,用實際行動為營造安全穩定的金融環境貢獻力量。
將金融知識精準送到消費者中
既有金融知識的全面普及,又有針對性、有主題地進行金融知識的精準普及,是鄭州銀行此次宣教活動的一大特色。該行各支行、各網點除了利用網點和線上渠道做好金融知識的普及之外,更是結合當下金融消費的特點、或者支行所在區域的特點推出金融知識普及主題活動,尤其是針對大學生、農民群體、老年人等群體的特性,通過“走進校園、走進鄉村、走進社區”,將金融知識精準地傳遞到金融消費者中。
例如,近日,鄭州銀行消保中心與龍子湖支行員工走進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在校園內設立宣傳點,利用學生早餐及大課間休息時間,舉辦十次室外小課堂講解活動,向在校大學生深入、透徹分析金融詐騙、校園貸等違法行為的典型案例,詳細講解支付結算、征信常識、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設備等方面的知識及防范各種電信、網絡詐騙的技巧。
新鄭鄭銀村鎮銀行則組織員工深入村莊,向村民發放傳單、答疑解惑,普及基礎金融知識,引導村民自覺抵制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防范非法金融侵害。
鄭州銀行晨旭路支行員工走進北林路街道亞衛社區,以舞蹈表演吸引往來居民,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并積極向居民發放防詐騙宣傳折頁,通過對真實案例的剖析和講解,加強居民防范意識,受到了社區居民一片好評。
作為“精品市民銀行”,鄭州銀行始終將普及金融知識作為履行社會責任、服務群眾的一項重要工作,積極建立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常態化機制,形成銀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品牌和社會評價的新亮點。下一步,鄭州銀行將一如既往創新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工作,主動承擔金融機構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的第一責任,促進地方經濟又好又快向前發展。(沈曉旭)
來源:鄭州銀行
編輯:李亞鍵
審核: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