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
影響:
統籌:趙強
編輯:吳軍

再過幾個月,2021年3月11日,國內首個食品冷鏈物流強制性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
對此,冷鏈人評價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可見行業對其之期盼。
鄭州冷鏈行業也有個好消息。
近日,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獲悉,鄭州市首個冷鏈物流標準已于今年10月份送有關部門評審,預計明年上半年出臺。
喜訊:
鄭州市首個冷鏈物流標準有望明年出臺
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物聯冷鏈委等單位共同起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冷鏈物流衛生規范》(GB 31605-2020)(以下簡稱“國家食品冷鏈物流標準”)將于2021年3月11日正式實施,此消息讓河南冷鏈人喜憂參半。
喜的是終于有“尺子”可以作為參照,行業競爭將趨于良性和規范;憂的是,高標準、嚴要求,公司的任務會加重。
與此同時,河南冷鏈人也開始關心地方標準何時會出臺。
“10月20日已送有關部門評審。”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秘書長李鵬在接受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稱,2019年5月份,受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省物聯冷鏈行業分會和鄭州易流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開始籌備《冷藏、冷凍食品儲運環境溫濕度監控管理規范》(鄭州市地方標準)(以下簡稱“鄭州冷鏈物流標準”)的制定,當年10月立項,2020年4月份完成初稿,7月份進行內部評審、優化,10月20日送達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評審會。
除了在省物聯任職,李鵬同時還兼任河南省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
“如果沒有意外,明年上半年,鄭州冷鏈物流標準應該會出臺。”李鵬稱,該標準編制按照《GB/T 1.1標準化工作導則》要求,遵循“科學性、實用性、統一性、規范性”的原則,通過查閱資料、召開研討會和實地調研等方式,依據鄭州市實際發展情況,參照《河南省物流業轉型發展規劃 (2018-2020年)》(豫政辦〔2017〕109號)《關于印發鄭州市冷鏈物流轉型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鄭政文〔2017〕239號)、《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加快實施冷鏈食品安全智慧化監管行動計劃工作方案》(鄭市監文〔2020〕219號)等文件及相關標準,提出了冷藏、冷凍食品儲運環境溫濕度監控方面的術語和定義、信息登記、監控方式、設備要求、評價指標,使標準內容科學、合理、適用,是鄭州市首個冷鏈物流監控管理規范的地方標準。
區別:
國家標準著眼于食品安全,鄭州標準著眼于監管
連續7年上榜全國冷鏈百強的鄭州華夏易通冷鏈物流董事長郅英武稱,國家食品冷鏈物流標準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其強調了“強制性執行”。


?那么,和國家冷鏈“強標”相比,呼之欲出的鄭州標準,有何不同?
李鵬稱,每一個標準的制定都有自己的切入點和特色。國家冷鏈強標是從食品的安全、衛生切入的,其他的冷鏈標準是從作業角度切入,而鄭州的冷鏈標準是從監管、監控的角度入手,以便實現對冷鏈溫濕度超標的提前預警、分級預警,對風險點進行提前干預和管控,有助于鄭州市構建企業的冷鏈食品安全數字信用體系,凈化冷鏈食品流通市場。
為了讓鄭州標準達到規范冷鏈市場、保證食品冷鏈物流各儲運環節不斷鏈、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之目的,2020年10月10日,標準編制小組還組織召開了《冷藏、冷凍食品儲運環境溫濕度監控管理規范》企業座談會,邀請了鄭州雙匯、華夏易通,巴奴、思念、千味央廚、花花牛、大象物流等30余家冷鏈上下游企業參加,根據企業意見對標準進行了修訂。


截至目前,國內出臺的地方冷鏈標準并不多。
2018年7月1日,《天津市冷鏈物流儲運銷地方標準》正式實施。該標準由天津市商務委員會、天津市現代物流協會和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編制,圍繞冷鏈物流儲、運、銷三個環節,以果蔬品、水產品、畜禽肉品、加工食品為主要冷鏈管理目標,內容包括冷鏈物流主要硬件標準、冷鏈物流作業規范與標準作業流程、標準知識庫、管理機制與服務平臺等,被稱為“中國大陸發布的首部針對冷鏈物流儲運銷系統化標準”。
影響:
讓規范經營的冷鏈企業有了參照和依據
河南是普貨物流大省,在細分的冷鏈物流方面,則是強省。
今年8月份,中物聯冷鏈委公布了2019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河南有9家企業上榜,數量在全國排第三,僅次于上海(21家)、北京(12家)。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4日,河南省共有700多家經營范圍含“冷鏈、運輸(冷藏保鮮)”的企業。其中,鄭州市的物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170家,占全省所有物流相關企業的23%。
數據同時顯示,2020年河南省冷鏈相關企業注冊量呈現井噴式上漲,全年已新增近250家冷鏈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同比去年同期上漲近90%。2020年,鄭州市新增近50家冷鏈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同比去年同期上漲了96%。
河南在冷鏈物流具有強勁的實力,這和河南在農產品加工、食品制造方面的產業優勢密不可分。同時河南作為人口消費、工業制造、商貿流通、物流交通大省,也為冷鏈物流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郅英武認為,鄭州冷鏈物流標準的出臺,對于河南冷鏈物流行業來說,有四個方面的積極影響。
首先,彌補了河南作為冷鏈物流大省在冷鏈方面的標準缺失。
其次,讓所有愿意規范發展的冷鏈物流企業有了“尺子”作為參照、對標。
第三,作為“通則”,為下一步河南冷鏈物流標準的細化規則(倉儲、運輸、銷售終端等冷鏈標準)出臺打下了基礎。
四,則是給政府監管部門提供了冷鏈行業的監管標準。
變化:
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快遞企業紛紛試水冷鏈
今年以來,疫情的發生以及“三文魚”等進口冷凍產品的頻繁出事,讓冷鏈物流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廣泛關注,冷鏈物流迎來爆發期。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已達3780億元,2020年將達到4850億元。
千億級的冷鏈藍海,吸引了快遞巨頭紛紛進入。
今年9月16日,中通在世界海拔最低的洲際酒店,邀請勁霸、網易嚴選、波司登等一眾品牌客戶,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且極具意義的“客戶開放日活動”。會上,中通冷鏈執行總裁孟峰作了題為“冷先全國,鏈動世界”的演講,中通冷鏈首次高調亮相。
這不是快遞巨頭首次進軍冷鏈。
2014年9月,順豐集團正式推出“冷運”新品牌。當年11月,順豐成立了獨立的冷鏈物流事業部。2018年,順豐則成立冷鏈物流合資公司“新夏暉”。
2015年,京東物流宣布進入國內生鮮冷鏈物流配送領域。
2016年10月,圓通速遞啟動“2016大閘蟹項目”,進軍冷鏈市場。
2017年,申通快速拓展冷鏈業務,并在同年4月,成立子公司上海申雪,提供冷藏、冷凍倉儲并提供冷鏈當日配、次日配、隔日配等供應鏈服務。
2018年,德邦也開始“試水”生鮮市場。
今年,阿里旗下馴鹿冷鏈計劃在中國建立50個大中型專業生鮮冷鏈倉庫,布局100條生鮮冷鏈運輸干線、1000條運輸支線及冷鏈短駁。
蘇寧物流則宣布到2022年將實現100萬平方米冷鏈倉儲建設。
風口之下,快遞巨頭爭相入局,誰將在冷鏈物流這條新賽道上搶得頭籌?
統籌:趙強
編輯:吳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