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5日,河南省醫學會主辦、河南省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年河南省醫學會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學術年會暨第二屆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大河論壇國際研討會在鄭州召開。
河南省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偉通過視頻形式致辭。他說,自2016年成立河南省醫學會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分會以來,分會為廣大醫務人員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臺,在推動學科建設和發展、促進基層醫療技術提升等方面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會上,河南省人民醫院院長邵鳳民在致辭中介紹說,省醫血管瘤科成立于2001年,是全國首個獨立設置的血管瘤科,省外患者就診比例約25%。此次會議邀請了國內外多位知名專家進行線上及現場授課,希望大家利用好這個平臺,開展學術研討、促進專業發展、更好地服務患者。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鄭家偉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馬琳教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沈衛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范新東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金畢教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山東省立醫院霍然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高亞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蘇立新教授、東部戰區總醫院袁斯明教授、中日友好醫院樊雪強教授、山東大學附屬齊魯醫院郭磊教授、廣州市婦女兒童醫院李海波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張國龍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張云鳳教授等專家出席會議。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林曉曦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張靖教授,以及歐洲血管性疾病研究協會主席Stavros Tombris教授、意大利米蘭大學Giacomo Colletti教授、韓國慶北大學Ho Yun Chuan教授等專家通過過線上形式參會。會議圍繞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的基礎研究、診療策略、最新進展、專家共識等組織了30余場專題講座,多位專家和省內同行一起分享經驗,從多學科、多維度進行深入交流。
河南省人民醫院血管瘤科董長憲主任介紹說:“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疾病發病率高、診療誤區多。此類疾病是先天性的,大多數在嬰幼兒時期發病。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皮膚上有異常,比如小紅點或突出體表的包塊等,應當盡早就診,請醫生判斷疾病的類別和危急程度,遵醫囑采取繼續觀察、藥物治療或者手術等方式進行治療。有的患者不需要治療能夠自行消退,卻因錯誤的治療導致顏面部疤痕,有的患者需要盡早就醫卻因為拖延造成病情危重甚至危及生命。希望更多的醫療機構能夠通過學術會得到專業的提升和思路的拓展,精準識別不同類型的血管瘤與脈管畸形疾病,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夠盡早得到專業有效的救治,這就是我們舉辦這個論壇的價值所在。”
此外,在12月4日舉辦的河南省醫學會血管瘤與脈管畸形分會全體委員會議上,選舉產生了第二屆委員會,董長憲任主任委員,馬玉春、尹光文、李學民、雷紅召任副主任委員;選舉產生第一屆青年委員會,郭曉楠任主任委員。此次會議有來自省內外的近200名同行現場參會;同時,全國各地更多的醫務人員通過遠程方式觀看了會議直播。(尹沅沅)
來源:河南省人民醫院
責編:吳兵
審核: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