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過苦日子的時候,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能創業當老板,現在每天能掙100多元,人多的時候還能掙近500元。錢雖然不多,但不用出外打工,還能照顧老人和小孩”,盧氏縣雙龍灣鎮東虎嶺村的老王說道。乘著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實施的東風,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和國開行河南分行的扶貧轉貸款,老王在自家門口開起了農家樂,硬是把當地沉睡的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國開行河南分行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優勢,助力河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截至目前,分行脫貧攻堅累計發放貸款850億元,貸款余額521億元,其中易地搬遷發放貸款33億元;高速公路、水利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發放貸款86億元;農村道路、污水治理等農村基礎設施發放貸款174億元;特色產業園、儲備林、龍頭企業等產業扶貧發放貸款293億元;助學貸款發放265億元。
支持易地搬遷,做好脫貧攻堅“頭號工程”
國開行河南分行以高度責任感和強烈使命感,全力支持河南省易地搬遷工作,第一時間完成易地扶貧搬遷貸款承諾并實現33億元資金到位,讓貧困人口走出“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地區。在此基礎上,又以支持易地搬遷后續發展專項貸款助力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累計發放易地搬遷后續發展貸款11億元,支持企業帶動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充分就業。
改善基礎設施,為貧困地區發展創造硬環境
“要想富,先修路”,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是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內容。國開行河南分行通過支持高速公路、風電、光伏等項目打通貧困地區發展瓶頸;通過支持貧通村通路、安全飲水工程、校安工程、污水垃圾畜禽便處理等項目助力改善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在新蔡、鎮平、嵩縣、欒川、新安、社旗等縣,整齊的光伏扶貧電站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在南召、盧氏等縣,風力發電機組日夜風馳電掣,為地方經濟發展不斷賦能。
在盧氏、嵩縣、欒川、臺前等地,蜿蜒的高速公路網越織越密,為貧困縣對外交流疏通了大動脈。
在蘭考、滑縣、盧氏等32個縣,村組道路通到了貧困戶家門口,為“買難、賣難”提供了解決方案;農村飲水工程讓無數貧困戶喝上了放心水;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垃圾和污水處理工程讓農村越來越靚,越來越“留得住鄉愁”;校安工程和教育基礎設施提升工程讓無數貧困學子能夠安心學習、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
在息縣,大別山引淮供水灌溉工程為大別山革命老區農業生產帶來新動力。
在欒川縣,國開行河南分行支持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旅游經濟的火熱打下堅實基礎。
發展產業扶貧,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
如果基礎設施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打造硬件基礎,產業扶貧則是帶動落后地區脫貧致富的核心和關鍵。國開行河南分行積極參與產業扶貧工作,增強扶貧“造血功能”,切實做到“授人以漁”。
支持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脫貧是產業扶貧重要領域,國開行河南分行支持的內鄉“牧原模式”,使得“金豬”經濟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也讓無數貧困戶笑開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河南省“十三五”時期累計建設儲備林400余萬畝。作為支持河南省儲備林建設的主力行,國開行河南分行第一時間與河南省林業局簽署合作協議,合力推動全省儲備林建設,承諾貸款240億元,發放貸款53億元,在南陽、盧氏、濮陽、禹州、鞏義等市縣的山間、河邊種上了一排排的樹木,微風吹過,綠樹蔥蘢、果樹飄香,枝葉迎著藍天白云,好像在為每個河南人心中的“中國夢”助力加油。儲備林項目既為子孫后代造福,也通過土地流轉、用工幫扶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
在河南大地,對應不同的資源稟賦,各個貧困縣在國開行河南分行支持下建起了一個個特色產業園,蘭考的普惠金融小鎮,睢縣的標準化制鞋廠、光山的油茶園、平輿縣的戶外休閑產業園、夏邑的科技孵化園、新鄉的過濾產業園,沈丘的食品產業園……不勝枚舉。通過集聚優勢產業和企業帶貧,為貧困縣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再就業創造條件。
做好助學貸款,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再窮不能窮教育。 十七年前,國開行河南分行在全國首創助學貸款“河南模式”。近幾年,分行更是加大助學貸款發放力度,以生源地助學貸款和高效助學貸款雙頭并進的方式,做好這項民生工程。按照 “應貸盡貸”原則,確保學生不因貧困而輟學,做到“一個都不能少”。截至目前,分行已累計發放助學貸款265億元,累計支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13.3萬人次。
全行攜力,帶著感情助力脫貧攻堅
國開行河南分行僅200余人。在分行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體員工努力奮斗,各個條線共同協作,共同助力脫貧攻堅,累計派駐32名業務骨干到扶貧一線擔任金融服務專員,其中4人次常駐光山縣管圍孜村擔任第一書記,帶領管圍孜村發展產業、重視教育,實現貧困戶全部脫貧。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國開行河南分行將一如既往地對脫貧攻堅事業提供堅定支持,助力河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呂珊 張娜)
來源:國開行河南分行
編輯:李亞鍵
審核: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