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工作委員會(下稱"國促會數科委")與零壹財經聯合發布了《2018-2020年全球AI專利排行榜TOP100》,通過分析專利呈現過去3年間AI技術的發展情況與趨勢。榜單顯示,位列前3的企業分別是三星、IBM和平安集團。其中,平安集團憑借9255件專利位列全國第一、全球第三。
國促會數科委表示,以平安集團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在近3年高度重視核心技術研究和自主知識產權掌控,每年在AI領域申請了大量專利。這些專利主要分布在制造、汽車、醫療等傳統行業,為我國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體系提供了技術基礎。
2017年12月,為落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工信部發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推動了我國AI領域的加速發展。
榜單顯示,過去三年,我國AI專利申請數量增加了一倍多,從2017年底的32.48萬件增加至2020年11月底的66.77萬件。從技術分布來看,計算機視覺與圖像識別技術是我國申請的AI專利最集中的領域,每年申請的專利占比均超過40%,并持續上升,2020年這一比例已突破50%。從行業分布來看,2020年與醫療相關的AI專利占比最高,達到6.6%,遠高于汽車、制造、金融等板塊。智慧醫療有望成為發展新趨勢。
近年來,中國平安本著"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理念,積極投入科技研發,深化"金融+生態"戰略,在金融科技、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區塊鏈等許多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平安擁有近11萬名科技從業人員、超3,000名科學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隊伍,建立起8大研究院和57個實驗室。平安高度重視核心技術研發和自主知識產權掌控。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科技專利申請數較年初增加6,654項,累計達28,037項,位居國際金融機構前列,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數占比近96%、PCT及境外專利申請數達6,908項。其中,金融科技專利申請數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一位,數字醫療科技專利申請位居全球第二位。多項科技創新成果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榮獲大獎。
榜單指出,平安在2020年1月至11月期間公開了超過3100件AI專利,涵蓋金融、醫療、零售、支付、教育、法律等近20個板塊。其中,金融、醫療和零售是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3個板塊,專利數量分別為233件、207件和166件。
平安將領先科技廣泛應用在金融、醫療及智慧城市等領域,全面支撐"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智慧城市"等生態圈建設。在金融板塊,2020年上半年,AI驅動產品銷售規模達1763億元,同比增長104%。平安打造的智能機器人已覆蓋超2000個場景,平安產險運用AI機器人將保單服務線上化率提升至99.3%、無紙化率達99.8%。壽險方面,平安在業內首創智能拜訪助手,"AI會客廳"2020上半年累計使用772萬人次。AI零售銀行方面,上半年平安近90%的信用卡通過AI自動審批,智能客服占比達到88.5%。
在醫療健康板塊,平安好醫生為用戶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健康服務,平安智慧醫療已覆蓋超1.7萬家醫療機構,提供包括一體化監管、智能疾病預測、智能影像篩查、輔助診療工具AskBob等全方位服務,自主研發的AI輔助診療系統獲得全球最大的家庭醫生組織WONCA的最高級別認證。
國促會數科委表示,平安集團不僅是一家國際領先的綜合金融集團,同時還是一家先進的科技公司。在近幾年,平安持續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賦能,打造其核心競爭力,為其5.60億互聯網用戶提供金融、醫療、汽車和房產等服務,是一家多元化、綜合化服務平臺。
除中國平安外,榜單中前10強的企業分別是:三星(12786件)、IBM(9874件)、平安集團(9255件)、騰訊(9022件)、百度(8000件)、谷歌google(7401件)、微軟Microsoft(7226件)、英特爾Intel(5725件)、OPPO(5723件)、國家電網(5608件)。(王筱)
來源:平安產險河南分公司
編輯:李亞鍵
審核:白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