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陳小兵 ★
12月17日,在河南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委軍民融合辦、省科技廳聯合主辦的“最亮的星——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上,鄭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陳小兵榮獲“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稱號。
本次評選和學習宣傳活動,旨在加強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榮譽感、自豪感、責任感,經組織推薦、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程序,最終,10位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科技工作者和1個團隊獲此殊榮。
這10位科技工作者和1個團隊分別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教授吳養潔;鶴壁市農業科學院名譽院長、研究員程相文;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正高級工程師張金良;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正高級工程師李紅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張國俊;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吳?。缓幽蠋煼洞髮W校友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副教授、河南省科技特派員李建軍;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陳小兵;鶴壁國立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經濟師朱明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鄭州分所所長)、研究員王元卓;河南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
大會給予陳小兵教授的頒獎詞是:一劑良藥,把病灶消除,一腔科普情,防患于未然。醫學專家與科普達人,專業敬業與盡心盡力,帶動起更多的人健康地奔跑。
陳小兵:癌癥防治的科普尖兵
河南省委常委、秘書長穆為民為陳小兵頒獎
從醫近20年來,陳小兵在消化道腫瘤等惡性腫瘤的規范化內科治療和腫瘤防治科普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積極開展胃癌腹膜轉移“三路化療”等新技術新業務,大幅度提高了晚期胃癌患者的預后。
全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舉辦健康講座460余場,利用人民網和光明網等網絡直播平臺和新媒體,傳播健康科普知識,受益群眾5000多萬人次,抖音號“健康來也”粉絲31萬余人,點贊330余萬,總結出防癌40字訣,深受社會大眾和媒體歡迎。
科普既要講科學性、嚴謹性,也要有可讀性、娛樂性。為了將晦澀難懂的醫學理論轉化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陳小兵編“順口溜”解釋癌癥與不當飲食的關系,還經?,F場跳舞勸大家不要久坐。他利用互聯網積極推廣“預防為主”的防癌理念,傳播健康科普知識,線上線下受益群眾達1億多人次。
醫生臨床救治任務繁重,這么高頻次的科普,時間從哪里擠出來?“上下班的路上、等電梯的空隙甚至是吃飯的飯桌上。”陳小兵一有時間,總會拿起手機回答網絡問診,并給自己規定一周至少要拿出半天的時間出去做科普。上下班的路上自己從不開車,而是把寶貴的時間用在業務學習和科普上,在風馳電掣的自由與時不我待的責任之間如何選擇,陳小兵果斷選擇了后者。
守時、謙遜、語言表達能力強,陳小兵把全部的休息時間用在健康科普上,對于他來說,這既是一份愛好,也是一份事業,這樣的人怎能不讓人敬佩!
“作為醫生,首要是治病救人,更核心的是預防疾病的發生,中醫常講‘上醫治未病’,這才是大醫的靈魂,而科普是實現這一核心最有效的途徑。” 陳小兵說,他會在科普路上奮力前行。(趙曉培)
來源:河南省腫瘤醫院
責編:吳兵
審核:白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