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信陽市商城縣首屆優質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商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范東升說,該縣地處北亞熱帶北緣,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這里適合種植優質稻米。
商城縣總面積2130平方公里,地處北亞熱帶北緣,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美譽。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是豫南最具特色的“茶鄉”、“藥鄉”、“魚米之鄉”,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獨特的自然環境因素,使這里的農產品具有獨特的地方品質,是名副其實的生態原產地。
水稻產業是商城縣種植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受益面最廣的基礎優勢產業,全縣耕地總面積81.7萬畝,其中水稻播種面積60余萬畝,主要糧食產量6.1億斤,水稻產量占全縣糧食總產量的50%以上。
近年來,商城因地制宜,將綠色發展作為水稻產業發展的方向,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種植模式,在上石橋、鄢崗、雙椿鋪等中北部鄉鎮建立了20余個萬畝優質稻米生產示范基地,推動水稻產業向規模集聚化、品種優質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方向發展推進特色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發展。
“我們堅持創新方式、豐富種類,不斷尋找區域差異,發展特色水稻種植。”范東升說,在發展傳統秈稻的基礎上,商城縣積極發展粳稻、黑稻、再生稻、稻蝦、稻鴨共養等特色水稻種植,豐富稻米種類,提高質量,增加農民收入。
2020年,商城縣發展再生稻10萬余畝,稻漁綜合種養5萬余畝,稻鴨綜合種養2萬余畝,水稻種植規模漸成燎原之勢。目前,全縣從事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的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已達400多家,種糧規模流轉面積達到35萬余畝。
與此同時,商城縣將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作為發展優質稻米產業的著力點,“山信”、“兄弟”、“?豐”、“三粒米”、“九月寒”等稻米品牌市場知名度不斷提高,目前該縣已獲得有機農產品認證4個,綠色農產品認證28個,“河南省農業品牌三品一標扶貧整縣推進示范縣”建設穩步推進,品牌效應日益顯現。(首席編輯 華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