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這樣吃飯!不過這些米是真香啊!”提起前一天的“飯局”,作為信陽市商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的花少鋒依然興致不減。
那場飯局參加者共15人,分兩排對面坐開,食物簡單到極致——10碗生米、10碗熟飯、一杯溫水。而大家“吃法”也很怪異:一會兒摸摸碗里的生米,一會兒拿起筷子吃一口新上的米飯,每吃下一碗前,先用溫水漱口……
面對記者們的“長槍短炮”,這些人顯得異常冷靜沉著,每人都一連吃了10碗,每碗都只嘗一口!說他們奢侈吧,別說硬菜,連個花生米都沒有!
這飯真有這么好吃嗎?這些米都是哪兒產的?
答案來了:商城縣兄弟米業稻鴨米米樣最好,獲得金獎;銀獎是商城縣優質稻米產業協會石船含香米米樣、鄢崗鎮泰豐糧油種植合作社豫春河再生稻米米樣; 銅獎是商城縣金禾農資晚秈米米樣、億五公司半糙米米樣、百禾農資晚秈米米樣。
這些米都產自于信陽市商城縣。這里地理位置優越,地處北亞熱帶北緣,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美譽。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是豫南最具特色的“茶鄉”、“藥鄉”、“魚米之鄉”,盛產大米、茶葉、茶油、中藥材、板栗、蜂蜜、黑豬、麻鴨等地方特色農產品……
花少鋒參加的這場特殊飯局,其實是一場比賽——商城縣首屆優質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賽米大會。這15名“食客”的都是評委,有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李勇、河南省水稻首席專家尹海慶、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趙全志、信陽市農科院副院長劉祥臣、信陽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孫兆全等人。
“中國飯,商城米,這可真不是吹的。”商城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王本樂說,作為秈稻北種、粳稻南植的優質稻米生產交匯區,商城縣的氣候特征和豐富的光、熱、水、土資源條件,造就了這里氣候適宜、生態優良的優質稻米高產區。
商城縣的優質稻米,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稻米企業的關注。來自上海、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稻米企業代表參加了這次論壇,還現場與商城縣稻米種植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簽訂了稻米生產、購銷合作協議10份,成交金額達6500余萬元。(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