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22日,平安銀行的“平安1號”衛星成功發射,這是國內首顆由金融機構定制發射、用于金融服務的物聯網衛星,是平安銀行為推動全行轉型邁入新高度、啟動“星云物聯計劃”、組建“平安”星座聯盟的重要一環。
近年來,平安銀行交易銀行積極擁抱變化,依托創新驅動、數字經營、產業互聯技術發展新型供應鏈金融,通過物聯網及開放銀行連接數據和實物資產,在為客戶提供支付結算、新型供應鏈金融、跨境金融、財資平臺等全面金融服務的同時,形成數據資產挖掘、數據資產確權、數據資產價值實現的“數字經濟閉環”,全面提升企業、產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競爭力。
不斷升級“平安好鏈”提升供應鏈服務能力
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與安全,是中國產業與企業發展的根基所在。但因產業鏈綿長、跨區域業務眾多、異地授信交叉、盡職調查困難、應收賬款小額高頻等痛點,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作為國內最早提出并踐行供應鏈金融的銀行,平安銀行聚焦核心企業供應鏈管理痛點,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打造了場景化、智能化、生態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平安好鏈”,為核心企業及其上游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轉讓、融資、管理、結算、理財等全流程服務,有效加快了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的多級流轉管理,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9年,平安銀行對“平安好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進行升級,打通數字賬戶、融合財資平臺,以期真正深入供應鏈金融業務場景。
該行持續迭代平臺服務能力,圍繞客戶交易鏈各個環節,將各類產品按需配置到位,建立好鏈的產品貨架;優化平臺鏈接能力,打造超級API,鏈接企業信用能力和數字資產,實現產業鏈的數字化連接和融資;打通數字賬戶、融合財資平臺,實現產業鏈協同、業財票稅管理、輻射上下游,為供應鏈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和管理服務。
目前,平安銀行通過供應鏈云服務平臺,累計為近600家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供應商、經銷商提供金融服務。
依托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打造新型供應鏈
當前,疫情對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巨大沖擊,很多市場主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平安銀行持續深化“金融+科技”戰略,依托區塊鏈、物聯網技術,積極打造新型供應鏈,努力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據介紹,平安銀行新型供應鏈具有多重優點,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資產數字化及流通,提供基于數據的金融服務,提高上下游企業金融服務可獲得性,降低核心企業金融杠桿;通過區塊鏈技術對接平安一賬鏈,產品從原材料的開采、生產到運輸、儲存等各個環節數據分布式記錄,實現產品可溯源;圍繞交通基建、醫療健康、電子制造、新能源等重點行業客戶,深入行業產業鏈全景,挖掘生態客戶群體場景金融需求,通過線上化、模型化、自動化突擊,打造不依托核心企業的供應鏈模式和風險管理模式,突破傳統業務模式中上下游企業對核心企業的依賴,打造操作標準化、集約程度高、科技屬性強的新型供應鏈模式。
該新型供應鏈實現了向供應鏈的第二、三甚至更深的層級縱深拓展,可為產業鏈上數以萬計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目前,平安銀行供應鏈客戶數超7800戶,2020年累計為客戶發放融資突破萬億元。
“平安1號”的發射,對于賦能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推動商業銀行普惠業務發展,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云端化升級,具有非常高的實踐價值和意義,將助力平安銀行提升銀行、物聯網、供應鏈等方面的技術水平,為企業客戶提供更豐富的金融服務,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河南商報記者白雪瑩 通訊員劉欣)
來源:平安銀行
編輯:李亞鍵
審核:劉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