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住建系統,有這么一個“明星”建設工人,參加工作30年,在不同的崗位上各項工作都干得有聲有色。他不僅是“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汝州市第二屆道德模范”等多項榮譽的獲得者,還是汝州市工人當中2018年當選的為數不多的地級市平頂山市的人大代表。他就是汝州市建筑節能推廣站的副站長王學偉。
甘把公益當事業
王學偉無償獻血是從1997年開始的。那年夏天,汝州市各單位組織無償獻血活動,王學偉首次“觸電”其中,從此,他便默默地將無償獻血堅持了下來。這一堅持就是23年。
23年來,王學偉從20多歲的小伙子成長為閱歷豐富的中年人,然而他堅持獻血的最初動力卻從未改變。從單位組織的獻血活動,到街頭的獻血屋和流動獻血車,他跟隨著無償獻血事業的發展而不斷奉獻著。
2015年3月,國家衛計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衛生部聯合授予王學偉“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2015年12月,王學偉在接受新聞媒體記者采訪的時候說,“自己從來沒想過獲獎,因為無償獻血是一件利國、利民又利己的事,值得去堅持,去奉獻。”
截止到2020年10月,王學偉已累計無償獻血13000多毫升。
用心幫扶貧困戶
除了汝州市建筑節能推廣站副站長這個職務之外,王學偉還是汝州市騎嶺鄉白馬村貧困戶王清海家的幫扶責任人。
在白馬村,王清海的家庭很是特殊,全家3口人,3個病人。戶主王清海和妻子于社,都是60多歲的人了,王清海50多歲時患急性腦血管病落下偏癱殘疾后遺癥,之后長期臥床,行走不便。兒子王帥賓,34多歲,自幼腦癱、殘疾,且患精神分裂癥,不能行走。妻子于社,體弱多病,弱勞動能力。
面對這樣一個生活幾乎不能自理的貧困家庭,該如何幫扶?王學偉的做法是:盡力幫扶,用心幫扶。
為了改變王清海家的貧困生活,王學偉隔三岔五到其家里幫扶,從為王清海申請“六改一增”、重度殘疾人無障礙改造,到幫助王清海的妻子于社申請農村低保;從為王清海的兒子王帥賓申請享受五保待遇,到聯系相關部門為王清海家捐贈護理床和輪椅;從申請資金幫助其庭院地面硬化、安裝浴霸,到引進技術指導王清海的妻子于社養牛、養兔、養雞,王學偉盡到了一個幫扶責任人應盡的責任。
如今,王清海家雞、鴨滿院,栽種的400多棵核桃樹已枝頭掛果……
2018年上半年,在完善檔卡資料時,王學偉發現王清海4600余元低保金沒有打款到個人賬戶上。王清海和妻子于社都不知情。后經詢問,王清海妻子于社曾經向銀行申請更換過存折,王清海以前存折賬戶名為王“青”海,新存折賬戶名為王清海,銀行錯把他2017年低保金打到原來的賬戶上了。最后經過多方協調,王清海拿到了2017年的4600余元低保金。
2019年7月,王學偉到王清海家捐贈電視機時,了解到衛生部門把王清海的慢性病登記為糖尿病,造成他的腦血管病用藥不能按規定報銷。為了給王清海家節省一年數千塊錢的開支,王學偉一連幾天冒著酷暑奔波于汝州市中醫院、汝州市衛健委、白馬村村部,開病例、開證明,最終把王清海的慢性病登記進行了變更……
王清海一家不會忘記王學偉用心幫扶的點點滴滴。不止一次,王清海握著王學偉的手熱淚盈眶:“老王,好人呀!”
“綠建”創造新業績
近幾年,汝州市綠色建筑發展闊步推進,先后多次被河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授予“全省綠色建筑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這成績,凝聚著王學偉的不少心血。
2016年11月,王學偉從汝州市住建局辦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上平調到汝州市建筑節能推廣站任副站長,具體分管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等工作。過去,他雖然與建筑施工也打過幾年交道,但接觸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仍算是一個“門外漢”。但王學偉從不認輸,因為他勤奮好學,有一股子鉆勁兒。
于是,他憑著自己“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人生理念,捧著書本學,跟著同事深入墻材企業和建筑工地學,參加論壇會議跟著專家學,外出考察跟著先進學。很快,使自己從業務上的“新手”變成了技術專業的“管理行家”。
他結合汝州區域實際,借鑒外地先進經驗,通過實施閉合式監督管理制度、綠色建材行動和以點帶面推進,穩步提升了全市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水平。
短短幾年,汝州市建筑節能各項工作指標達到省定目標,先后有沃土大廈、金融大廈、商會大廈等63個建設項目獲得綠色建筑一星級、二星級標識,汝州市實施綠色建筑總面積634萬平方米,綠色建筑總業績躋身河南省縣級市領先水平。(編輯 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