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圖/鄭萌
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了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一季度我國GDP增速為6.9%,新增城鎮就業334萬人,居民收入增長7.0%,跑贏GDP。
【GDP】
增速6.9%
從去年前三季度的3個6.7%,到第四季度的6.8%,再到今年一季度的6.9%,中國經濟劃出一條平穩的上揚曲線,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經濟增長的穩定性不斷增強。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GDP增速外,一些反映經濟活力的關鍵指標好于預期,良好的開局為完成全年“6.5%左右”的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消費】
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77.2%
近年,消費已經超過投資,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一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77.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2個百分點,顯示消費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
與此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不斷催生消費新模式新業態,也帶動了新動能的成長。
【外貿】
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轉正”
今年一季度,全國進出口總值增長21.8%,亮眼的數字是國內經濟企穩向好的有力體現。扣除價格因素,貨物和服務貿易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由負轉正,從去年同期的負11.5%轉為4.2%。
一季度進出口的高速增長有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因素,與全球主要經濟體需求回暖、大宗商品價格回升有關。保持外貿回穩向好的積極態勢,還要更加苦練內功。
【居民收入】
增速“跑贏”GDP
人民群眾在經濟發展中的“獲得感”直接來自于居民收入水平。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4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跑贏”GDP0.1個百分點。
在收入差距方面,一季度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7,比上年同期縮小0.02,顯示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城鄉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物價】
CPI溫和上漲 PPI漲幅回落
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9%,漲幅連續兩個月低于1%。而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漲2.%,與前兩個月大體相當,保持平穩態勢。預計全年物價總水平仍將維持溫和上漲態勢,通脹壓力不會明顯上升。
3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7.6%,比2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漲幅在連續五個月擴大后首次出現回落。隨著翹尾因素逐漸下降,企業補庫存周期逐漸走弱,PPI漲勢可能繼續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