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疾險新規出臺。新規對消費者有何影響?現階段如何買保險?2021年1月4日,“擇”機而動“優”選平安——重疾理賠擇優訪談錄在河南廣播電視臺600平方米演播廳內進行。現場,平安人壽河南分公司工作人員為消費者講解重疾險新規變化,并介紹了平安人壽“重疾理賠擇優”特點,為消費者提供擇優理賠方案,全面保證消費者權益。
三大變化2020版重疾險新規出臺
2007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聯合出版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但隨著社會發展,尤其是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當時的一些內容已無法滿足現實情況,因此2020年11月5日,2020年修訂版正式公布。
“重疾險新規有三大變化。”平安人壽河南分公司理賠專家張軍志介紹,第一個是優化了重疾分級,對重大疾病建立分級賠付體系,比如將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死、腦中風后遺癥這三種核心疾病根據其嚴重程度分為重度疾病和輕度疾病兩種類型。規定輕度疾病的保險金額應不高于重疾保額的30%。對某些疾病而言,舊規范理賠額度會更高一些。比如,舊規范下Ⅰ期甲狀腺癌可以100%賠付重疾保額,但新規范最多只能賠付重疾保額的30%。第二個變化是增加了病種數量,新增了3種重度疾病和3種輕度疾病,適度擴充了保障的范圍。第三個變化是完善重疾定義的描述,對重疾定義的內涵進行了一些優化。如根據最新的醫學發展,對重大器官移植、冠狀動脈搭橋以及心臟瓣膜手術等8種疾病擴展了保障范圍。
兩個選擇平安人壽“重疾理賠擇優”
助你理賠無憂
在新舊規定交替的過渡期內,是買舊規產品還是等新規產品?
“對于消費者而言,重疾險的新定義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保障,但風險的來臨是無法預知的,購買保險要趁早。”平安人壽河南分公司副總經理王化冰表示,為應對新舊規定交替帶來的變化,平安人壽迅速推出了“重疾理賠擇優”方案,可讓消費者最大化享受到各項利益。
據悉,這是平安人壽為切實保護和提升消費者權益而特別推出的方案。具體內容是:在2021年1月31日之前購買2007版重疾定義保險產品的客戶,2010年11月5日及以后申請重大疾病理賠時,可在2007版及2020版之間,擇優選擇對應疾病定義作為理賠依據。除了這項擇優選擇外,原保險合同涉及的疾病險種、保險責任及特別約定維持不變。
假設一個客戶買了2007版定義的重疾產品,如平安福、守護百分百,到醫院確診為Ⅰ期甲狀腺癌,根據2020版重疾定義被歸為輕度疾病,但是按照2007版還是歸為重大疾病。這時候保單可以按照2007版定義獲得重大疾病賠付。“簡單來說,重疾理賠擇優是以客戶的利益為原則,2007版和2020版哪個有利于客戶,就以哪個作為理賠依據進行理賠。”王化冰說。
由日到秒“縮水”賠付時間彰顯為民服務理念 “重疾理賠擇優”方案將賠付更多的理賠款,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個不錯的消息。
多年以來,平安人壽一直致力于為客戶帶來簡單、便捷、友善、安心的服務體驗。從2009年的“為客戶尋找理賠的理由”到2011年的“三日賠付”,再到2017年的“閃賠”,平安人壽不斷借助各種科技平臺和人工智能技術升級理賠承諾和理賠服務項目。“自2017年至2020年,平安人壽閃賠業務在整體理賠業務中占比超40%,也就是說,40%以上的理賠業務30分鐘內到賬,閃賠業務服務時效能達到10分鐘左右。”王化冰說,平安人壽用科技讓客戶體會到投保很簡單、理賠更安心。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平安人壽河南分公司為河南百姓提供了143萬次理賠,賠款達到81億元,最高賠款335萬元,最快一筆87秒到賬。
近些年,平安人壽河南分公司不斷優化理賠服務,致力讓消費者理賠更方便。2020年,該公司還針對需要墊付住院費的客戶推出了“智能預賠”服務,把以前的事后理賠前置到治療當中,讓客戶治病、養病安心無憂(平安人壽重疾理賠擇優方案具體以平安人壽官網對外公布為準)。(河南商報記者白雪瑩)
來源:平安人壽
編輯:李亞鍵
審核:白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