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2日,平頂山市魯山縣倉頭鄉白窯村村民選舉委員會正在村部開會,脫貧戶李才、石清杰等人像商量好似的,為魯山縣人民醫院駐該村工作隊長張益望送來5面錦旗,表達對駐村工作隊長的感激之情。
今年33歲的張益望,2017年9月被單位派到白窯村任駐村工作隊長。駐村伊始,他就發現進村主干道年久失修,路的一邊是陡峭的山壁,另一邊是深淺不一的溝壑,每逢下雨道路上到處是積水、洼坑。由于白窯村是非貧困村,爭取項目資金有難度,張益望在多方申報項目的同時,帶頭捐款1000元整修路基。在他的倡導下,在深圳經商的老鄉王國濤捐出20000元,村民劉軍平捐10000元,在外務工的村民白中峰、于光輝各捐5000元,最后捐款總額達11.8萬元。
此外,張益望還協調電力部門實施電網改造項目,為村里打了一口170米深的水井,保障村民們的正常用電和安全飲水。當了解到村莊擁有字畫石礦產資源和楚長城、神仙洞、古墓山等旅游資源時,他邀請河南城建學院教授前來參觀考證,并推出《神奇字畫石》一書對白窯村進行宣傳。今年,張益望引進一家旅游資源開發公司,對村莊進行開發,探索“旅游+扶貧”式的集體經濟增收之路。
在駐村過程中,張益望堅持到村民家中走訪座談,了解群眾所急所盼,從身體保健到增收致富,他力所能及為村民們辦實事、解難事。
脫貧戶李才每次提起張益望開車搶救自己的事兒,都十分感激。“有一天我去坡上拾柴,被一群馬蜂蜇住,疼得要死,后來張主任聽說給我送到縣人民醫院進行搶救,要不是張主任,我的命早都沒有了,我非常感謝張主任,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張益望經常引導和組織村民們參加烹飪、家政和種養技術等各類培訓班。村民許彩紅在培訓班上學習家政技能后,在縣城找到一份管吃管住、每月3000元的工作。村民白留太全家人通過參加技術培訓,養羊的養羊、務工的務工,年收入超過5萬元。
村民王國軍養豬缺乏技術,加上市場行情不好,沒少賠錢。2017年冬,王國軍一氣之下將10頭母豬賣了9頭,打算今后不再養豬。張益望得知情況后,請來技術人員為他指導,還主動拿出15000元幫他渡難關。拿著張益望借的錢,王國軍重新購買了仔豬,正好趕上2019年肉價上漲,他不僅還清了全部債務,如今年收入超過10萬元。
駐村以來,張益望的工作受到群眾們的好評,他也先后獲得魯山縣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貢獻獎”、全縣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益望來我村工作已經3年多了,在這3年中,他的成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為我們修通了道路,解決了群眾吃水難的問題,心系貧困戶,工作兢兢業業。他為白窯村所做的貢獻,我們是不會忘記的。”倉頭鄉白窯村脫貧戶石清杰說。 (編輯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