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企業把每年的一月份視為“開局月”,本文的主人公王書爭就是一位“心里有客戶,腳下有力量”,“忙忙碌碌開局月,服務客戶近百名”的保險人。他是太平人壽鄭州中支個險高級經理,為了在保險新政實施前,讓自己的客戶獲得公司“擇優理賠”的利益最大化,在20多天的時間里,馬不停蹄,辛勤拜訪96位客戶,為83位客戶送去了“暖心保單”,客戶的真情感動、真心稱贊給了他更多的力量。
目標有壓力,心中有底氣
重大疾病保險新政策將在2021年2月1日實施。新政的出臺,為廣大客戶帶來新的福利。新政實施前的1月份是新舊產品的過渡期。重疾險是新規之前買還是之后買,各有利弊,因人而異。圍繞這個問題,王書爭對所有服務過的客戶都做了梳理,1月4日的梳理結果讓他十分揪心:他有110多位老客戶均在公司“擇優理賠”福利政策之內,需要在2月1日前,購買重疾產品。但短短不到一個月時間,要拜訪100多位客戶,還要順利地為他們配置合適的保障,時間太緊。
但“心中裝滿客戶”的王書爭卻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讓這些曾經信任和依賴自己的老客戶獲得最適合的保障,“這是作為一個保險人的天職”王書爭說。
王書爭算了算所剩不多的時日,一天要10訪以上。一天要當成兩天用,一天要走兩天的路。
心中有客戶,腳下有力量
決心下定,王書爭制定了行事歷。面對目標的壓力、緊迫的時間,他抖擻精神,開始了短暫而漫長的“展業”旅程。
1月4日,他在晚上9點前就做足了“宣傳、告知”的功課:給所有鎖定的客戶發去了不同內容的短信:
“重疾新規即將實施,新規呈現‘四、一、二’規定(上周溝通過的),想給自己和家人補充重疾保障請咨詢我……”
“重疾新規馬上實施了,新規呈現四降一限兩不保……我們公司老客戶享受“擇優理賠”政策……”
“重疾保險不能缺,享受政策,不要讓自己的保障留下缺口……”
對近期聯系較少的客戶,王書爭逐一打了電話。最后根據客戶的時間、住址,安排拜訪順序,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王書爭先給常規上班的客戶先聯系、約訪,確保客戶下班后能夠及時見面。
1月5日清晨,天還未亮,因為心中掛念著保障不足、可以享受公司政策的客戶,也因為心中有堅定的目標,書爭經理四點鐘就早早起床了。簡單洗漱過后,盤點當天要拜訪的客戶。他對100多個客戶的情況爛熟于心:哪位客戶缺少什么保障,誰家孩子需要什么產品,哪個家庭經濟條件適合多少保額,哪位客戶啥時候有空閑……王書爭都清清楚楚。
王書爭從來沒有為自己的“業績”而不顧客戶的需求推銷保險,他總是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首先想到的是客戶有無實際需求、有無經濟實力。如果不具備這兩個條件,即便客戶主動要買保險,王書爭也會勸告客戶“先放一放”。但如果客戶“有需求、經濟好”,他就一定會給對方配置最合適的產品。有一位經濟條件較好的客戶,三個孩子保障都不足,家里老人又是需要加保的公司老客戶,可以享受公司政策。老人希望子女、孫子、孫女都有更好的保障。同時王書爭還了解到,最近客戶分得一筆農業土地費,經濟寬裕。通過王書爭專業的產品講解、真誠的新規闡釋,以及對“家庭保單”合理分析,這位客戶覺得非常有必要為自己、為孩子、為老人加強保障。客戶高興地簽下“家庭保單”以后,王書爭收到客戶三番五次發來的感謝短信,感謝王書爭專業、精心設計的家庭保障,感謝王書爭對他一家五口的細致、周到服務。客戶還接二連三打來電話,介紹自己的親朋好友去購買保險。客戶真情的感謝,熱情的介紹,一次一次讓王書爭的眼眶潮濕、心存感動。
用我的努力,換你的安康
王書爭的專業、熱情和真誠,贏得了客戶的信任、贊譽和感動。
20多天的只爭朝夕,只為心中的那份“惦念”;每一天的分秒必爭,只為那份不改的“初心”。 也許,這就是保險人那種執著的“大愛”情懷吧。
有這樣一群忙碌的身影,他們不分酷暑嚴寒,甚至為了那份執念,背負著誤解和委屈,每天奔走在“送去保障”的路上。也正如王書爭所說:“用我的努力,換你的安康”。
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也許有過太多走村串戶的辛苦,有過太多早出晚歸的付出。就在今年一月,王書爭都是獨自開車一家一家拜訪,很多時候為趕時間,中午就在路邊小店簡單吃口飯,在車上打盹小憩。每當走出客戶家門,他會給客戶發送一條感謝對自己信任的短信,對沒有簽單的客戶,他會發去短信:希望未來有機會帶來更好的服務。
王書爭說:期待有那么一天,因我們的努力,再也沒有因病返貧,再也沒有輕松籌;讓這世間,有天災無人禍,讓藍天下,留愛不留債,有溫暖而無傷害;期待有那么一天,因為保險人的努力,讓人人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子有所教,財富有所傳承。(趙康平)?
來源:太平人壽
編輯:李亞鍵
審核:劉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