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針已指向晚上18時12分24秒,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的診區發生了這樣的一幕。“疼!疼啊疼!樊大夫,我的手腕疼死了啊,我姑叫我來找你看看哩!她說你人可好,看病還仔細!”病人帶著哭腔,手扶著診室門口,探著頭哭訴道。已經將診室電腦關機了的樊立波醫生正準備走出診室,看到眼前一幕,趕忙扶著病人,把椅子拉過來讓她坐下。
經了解,這是一位來自平頂山的孕6周雙胞胎的準媽媽,她姑姑曾是樊醫生的病人,肩袖損傷術后恢復很好,孕媽媽因車禍手腕受傷,當地醫院第一時間確定了肚子里的寶寶無恙后,發現這位孕媽媽的手腕腫脹畸形、活動受限,高度懷疑骨折,因考慮射線對胎兒影響,無法進行X線或CT檢查,無法給予進一步處理,為尋求更好的診療,于是病人家屬驅車2個多小時趕來我們醫院。趕到醫院時,早已過了下班時間,沒想到上肢損傷科的診室燈還亮著。
樊醫生認真細致的做了查體,初步判斷病人為克雷氏骨折,即橈骨遠端骨折的一種類型,克雷氏骨折為人體最常發生的骨折之一,在臨床上碰到比較多,尤其是由于年齡的增大,老齡化老年人的骨質疏松性的骨折非常多,橈骨遠端骨折都是由于外傷引起的,基本上分成兩大類:年紀輕的病人的橈骨遠端骨折都是由非常大暴力的引起的,我們叫高能量損傷;年紀大的病人一般都是低能量損傷,就是滑倒以后手一撐地就形成了橈骨遠端骨折, 這個在臨床上非常普遍。一般我們拍一個X光平片就能夠非常清楚的顯示橈骨遠端骨折的一些情況,就可以診斷。
但是考慮到孕婦無法進行X線等有輻射的檢查和手術治療對胎兒的影響,決定用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特色的肌骨超聲、手法整復和小夾板固定來為病人治療。肌骨超聲是我院的鮮明特色和亮點、是西醫影像和中醫骨傷完美結合的典范。主要以肌肉骨頭、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診斷、評估、無創、微創治療為主,真正做到了綠色診斷、安全治療。手法整復對于一部分的骨折(閉合性骨折),關節脫位等無需手術可達到非常滿意的治療效果,傳統正骨手法治療創傷骨折,均屬綠色微創療法,具有不破壞骨折端血運、骨膜及軟組織的優勢,從而為骨折的愈合創造有利的條件,病人痛苦小,并發癥少,骨折愈合快,醫療費用低,功能恢復早,療效滿意,深受廣大患者的認可和好評。夾板固定具有價格低廉、輕便、透氣性好,便于及時調整,固定范圍小,便于早期功能鍛煉,不妨礙肌肉的縱向收縮運動,肌肉收縮時,骨折端相互擠壓,有利于骨折愈合。同時,肌肉收縮時,通過肌肉內在動力的夾板作用有利于殘余的骨折移位得到進一步矯正。
樊醫生立即聯系肌骨超聲科的喬雅馨醫生,已經下班回到家中的喬雅馨醫生接到電話,二話不說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經肌骨超聲檢查,驗證了樊醫生的診斷,并在兩位醫生共同努力下,為病人完成了骨折整復和夾板固定。
走出醫院大門,夜已深沉,病人及家屬拉著兩位醫生的手連聲說著感謝,兩位醫生都只是羞澀的笑一笑并說一聲“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心系病患,醫者仁心”,這樣的醫生在我們正骨醫院還有很多,不論,春夏秋冬,他們,總穿著白大褂;不管,老弱婦兒,他們,都精心診治;無論,嚴寒酷暑,他們,都以醫院為家;他們,不畏艱辛,不顧疲倦,帶給人們快樂,帶給人們健康。
在每一個做醫生的日子,面對每一個病人,面對每一個病例,我們盡量用最少的時間發現問題所在,盡量用最適合的治療,解除患者的痛苦,醫者父母心,而父母之愛,為之計深遠。不忘初心,唯有前行。(陳曦)
來源: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
責編:吳兵
審核:劉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