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慣了“白面饅頭”,在多數人的認知里,小麥制品就應該是白色的。
“實際上,古代一直有‘粟有五彩’的說法,原始小麥也不是現在我們熟悉的‘白麥’。是人們千百年來的選育,讓小麥的顏色統一。”新鄭市溱洧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員侯紹軍說。
為了賦予小麥更多的營養、回歸本味,溱洧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用幾年時間,將普通小麥和“野草”的遠緣雜交,讓小麥里有了花青素,回歸了部分原始小麥的特性,也獲得了漂亮的色彩。
而這種誕生在黃帝故里、融合遠古味道與現代科技的小麥新品種,也被命名為“回源小麥”。(河南商報記者 李笑凡)

回源小麥顆粒
河南新培育出一種小麥
長出來就是彩色的
一長出來,麥仁就是彩色的,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做出的饅頭就帶有天然色彩,這種小麥你見過嗎?
5月24日,在新鄭市梨河鎮,記者見到了最新培育出的“回源小麥”。
這個時節的麥田,麥子正在逐漸變黃,收獲的季節即將來臨。新鄭市溱洧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育種田里,有些小麥麥稈看上去比普通小麥顏色更綠。搓開麥殼,能看到里頭墨綠色的麥仁,明顯區別于普通小麥。
“這就是我們培育的綠麥。”該合作社的技術員侯紹君介紹,目前他們培育的“回源小麥”,主要有紫麥和綠麥兩種,有些紫麥顏色深了,看上去就像是黑色,所以也有的叫做黑麥。
為了培育“回源小麥”品種,他們還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張正斌研究院、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吳麗芳合作,建立了中科院“第二糧倉”STS項目核心示范基地。

回源小麥基地的麥農和技術人員
它帶有原始小麥的特性與營養
跟“轉基因”可沒啥關系
很多人聽到小麥有色彩,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不是“轉基因”?
“跟轉基因可沒啥關系。”侯紹君說,“回源小麥”的培育,用的是“遠緣雜交”,具體說來,是用“小偃麥”和選育的自身富含各種維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的“野草”進行雜交,一代一代培育而成。而“回源小麥”的誕生地,就在黃帝故里始祖山下雙河畔——這是北緯35°的小麥黃金產地,也是裴李崗農耕文明的發源地。我們的祖先,早已為我們留下了最優質的小麥生態產地。
所以,這種小麥新品種從一開始,就被命名為“回源小麥”。

技術員在確認實驗品種
“回源小麥”優點很多,但從產量上來看,其實不占優勢。
“普通的白麥一畝能打1000多斤,高產的能打1200多斤。我們的回源小麥,高產的一畝也就能打八百多斤。”侯紹君說,這也是他們育種時候的一種選擇,一開始他們就是沖著高品質去的,“品質提高了,產量就低了,這倆是負相關的。”
“回源小麥”營養價值高
而且還有“變色功能”
“回源小麥”的營養價值,到底有多高?
侯紹君向記者舉了個例子,普通小麥磨出來的白面,蛋白質含量是13%,回源小麥能達到19%,賴氨酸、硒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都是是比較高的。
“特別是‘回源小麥’里含有花青素,花青素也是顏色的來源。普通的小麥里是不具備這種營養物質的。”侯紹君介紹。
據了解,花青素是當今人類發現最有效的抗氧化劑,也是最強效的自由基清除劑,不但能防止皮膚皺紋的提早生成,更能補充營養及消除體內有害的自由基。很多愛美的姑娘花高價“海淘”昂貴的藍莓,就是因為藍莓里花青素含量最高。
還有一個現象很有趣:“回源小麥”磨出的面粉,從外觀上看和普通面粉差不多,可是蒸出饅頭、做成面條,又會泛出淡淡的綠色或灰紫色。
這也是花青素的“功勞”。據介紹,花青素在加工過程中,會隨著溫度和PH值發生顏色的變化,所以這種面粉做出的食物,也就有變色的“功能”了。
【延伸閱讀】
有趣又有營養的回源小麥
怎么吃最好?
實際上,從去年春節開始,“回源小麥”就已經上市了,主要在雛牧香的專賣店里推廣。
雖然價格比普通小麥高一些,但因為營養豐富、純天然無添加,還是得到了許多中高端消費者的認可。
據介紹,這種小麥無論是蒸饅頭、做面條還是包餃子,都非常合適,麥香濃郁,口感筋道,還帶著天然的色彩,特別適合家里的老人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