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白雪瑩 通訊員井瀛英
秉持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中信銀行鄭州分行高度重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從強化消保全流程管控,到啟動新產品與新服務的消保審批流程,再到根據不同客群開展形式多樣的金融知識宣傳活動、高效解決客戶疑難問題與訴求……聽民聲、解民憂、護民生,在金融消保工作的路上,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多措并舉,溫情滿滿。
3.15“國際消費者保護日”之際,在河南銀保監局、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河南省銀協、河南省金融消協等監管部門的指導下,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全面啟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積極宣傳金融消費者八項基本權利,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創新金融消保宣教和服務形式,傾力守護金融消費者的“錢袋子”,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機構的責任和擔當。
對內提升服務水平,對外積極開展活動
如今,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已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融入日常服務中,通過不斷加強金融消保工作的培訓機制建設,強化提高員工的消保意識和服務水平。
同時,該行堅持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開展常態化宣教活動,如在網點設立咨詢臺、向客戶發放宣傳手冊、在分行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以圖文并茂形式,定期推送金融知識。
3.15活動開展以來,該行積極落實監管部門指導部署,精心籌劃開展形式多樣的金融知識宣教專題活動,組織各支行根據客戶群體和地理位置的分布特色,走進企業、社區、市場等公共場所,主動貼近不同消費群體,提高金融素養,弘揚金融正能量。
關注中老年群體,打造特色貼心服務
目前,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已形成以不同客戶群體特點的金融知識普及模式,特別是針對中老年客群,該行貼心打造了網點特色專屬服務,各網點廳堂為老年客戶提供推車、輪椅、老花鏡、緊急藥品等多項服務,網點設置愛心窗口及愛心座椅,傳遞適老化金融服務的溫度。
中信銀行針對老年群體特征推出“幸福+”版手機銀行,通過體貼的大號字體、簡潔的“幸福紅”界面、純語音雙向交互、以及對老年人常用的金融功能、專屬產品功能模塊設計,為老年人帶來便捷的操作體驗;生活講座專區為老年人帶來豐富的線上課程,涵蓋線上金融功能操作指導、風險防范、養生健康等內容;手機銀行健康銀行專區推出7*24小時家庭醫生特色服務,為老年客戶提供專家預約、醫療顧問等全天候服務。特色權益活動方面,中信銀行在豫福利月月享權益活動中聯合張仲景大藥房推出老年客戶專享權益,關愛老年客戶健康,傳遞溫度服務。
線上,更簡單化地操作,更智能化地引導,打破老年人和智能科技間的壁壘。線下,該行為更切實的服務老年客戶,開展老年客戶線上金融知識沙龍、廣場舞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并深入社區、街道開展普及金融知識的專題活動,深受老年客戶認可。
消保小講堂,“以案說險”守護安全
如今,不論是在菜市場買菜,還是在商城購物,除現金支付外,不可避免地會用到刷卡支付、手機支付等支付方式。刷卡支付、手機支付如何更安全?中信銀行金融“消保小講堂”以案說險,現場支招。
案例1:不明短信鏈接不亂點年前,客戶王阿姨收到多條非本人消費的刷卡記錄,短信附有賬戶明細查詢鏈接,王阿姨立即與其兒子聯系確認是否是家人有線上消費,得到否定答復后,立即打電話掛失銀行卡。
刷卡支付安全提示:
1、不在來源不明的POS機上刷卡;
2、輸密碼時注意周邊環境,防止他人窺視;
3、銀行卡開通短信通知功能或關注微信公眾號,以實時掌握賬戶資金變動情況,收到非本人消費的刷卡記錄需立即做兩件事:一不點擊不明鏈接,二向發卡行進行電話掛失;
4、一旦發現遭受虛假信息詐騙,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
案例2:不明二維碼不亂掃
李大爺接到營銷電話后加入了一個“買藥3折”的微信群,群里發了二維碼讓掃描后在線購買,李大爺掃碼填寫了個人信息及驗證碼,結果造成資金受損。原來,不法分子制作釣魚網站,通過掃碼進入,輸入身份證號、銀行卡號、交易密碼和短信驗證碼等信息,導致賬戶資金被盜刷。手機支付安全提醒:
1、掃碼前確認二維碼是否為商戶所有,掃碼后確認金額和收款人,來歷不明的二維碼堅決不掃;
2、提供付款時,注意金額輸入是否準確;
3、排隊支付時,不提前打開付款碼。
來源:中信銀行
編輯:李亞鍵
審核:劉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