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王訪賢 通訊員 李中華 宛文鵬/文
“開通啦,開通啦!”。
3月29日16時20分,隨著“天窗”的按時結束,在隴海線商丘運轉場內,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橋工段400余名施工人員剛剛完成一場時長600分鐘的換岔大會戰。這標志著新的施工紀錄誕生,隴海線第一階段集中修攻堅戰進入白熱化階段。
作為樞紐局,鄭州局集團公司管內隴海線是全路運輸最為繁忙的區段之一,線路設備經過春運大考后亟需養護維修。與以往集中修施工不同,當天該段需要在600分鐘的“天窗”點內更換“服役”到期的7組道岔。這是該局集團公司單次作業時間最長、難度最大、“參戰”人員最多、更換道岔最多的施工,具有人力調配、施工組織、安全管理等諸多困難。
為確保施工順利完成,該段“一部四組”集中修施工組織架構應運而生,成立由段黨政正職任指揮長的集中修施工組織指揮部,下設組織協調組、安全卡控組、質量驗收組和路料供應組,總體審查和研究施工組織方案;統一調配開封、許昌、鄭州3個綜合維修車間等具有6次鐵路大提速、33天更換鄭州車站73組道岔等施工經驗的“鐵軍”隊伍,作為本次大會戰的主力軍,集中優勢兵力為設備“強筋壯骨”。
按照集團公司整治線路道岔等固定設備“一年補欠賬、兩年到平衡、三年上臺階”的奮斗目標,該段今年集中修的施工任務量是往年的二至三倍。面對施工周期長、任務重等實際情況,該段提前組織施工負責人和包保人員深入現場,熟悉施工地段設備狀態、“天窗”時段和周邊環境,協商道岔預鋪位置、現場防護設置、路料存放地點以及人員行走路線等各個項點方案;根據現場情況,科學核算每日施工作業量,詳細制定“一施工四方案”,合理安排施工總體調度工作;倒排施工進度,加強現場干部包保督導,嚴格卡控人身及作業安全,每日編發《集中修施工簡報》,督促整改發現問題,形成閉環管理。
截至目前,隴海線第一階段集中修時間過半,該段施工安全有序,累計參戰施工人員1500余人,更換道岔50組、完成換岔任務量的63%,各項施工如期推進,以更優質的設備為即將到來的清明小長假提供運力保障。(編輯 呂瑞天 施尚景)
“開通啦,開通啦!”。
3月29日16時20分,隨著“天窗”的按時結束,在隴海線商丘運轉場內,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橋工段400余名施工人員剛剛完成一場時長600分鐘的換岔大會戰。這標志著新的施工紀錄誕生,隴海線第一階段集中修攻堅戰進入白熱化階段。
作為樞紐局,鄭州局集團公司管內隴海線是全路運輸最為繁忙的區段之一,線路設備經過春運大考后亟需養護維修。與以往集中修施工不同,當天該段需要在600分鐘的“天窗”點內更換“服役”到期的7組道岔。這是該局集團公司單次作業時間最長、難度最大、“參戰”人員最多、更換道岔最多的施工,具有人力調配、施工組織、安全管理等諸多困難。
為確保施工順利完成,該段“一部四組”集中修施工組織架構應運而生,成立由段黨政正職任指揮長的集中修施工組織指揮部,下設組織協調組、安全卡控組、質量驗收組和路料供應組,總體審查和研究施工組織方案;統一調配開封、許昌、鄭州3個綜合維修車間等具有6次鐵路大提速、33天更換鄭州車站73組道岔等施工經驗的“鐵軍”隊伍,作為本次大會戰的主力軍,集中優勢兵力為設備“強筋壯骨”。
按照集團公司整治線路道岔等固定設備“一年補欠賬、兩年到平衡、三年上臺階”的奮斗目標,該段今年集中修的施工任務量是往年的二至三倍。面對施工周期長、任務重等實際情況,該段提前組織施工負責人和包保人員深入現場,熟悉施工地段設備狀態、“天窗”時段和周邊環境,協商道岔預鋪位置、現場防護設置、路料存放地點以及人員行走路線等各個項點方案;根據現場情況,科學核算每日施工作業量,詳細制定“一施工四方案”,合理安排施工總體調度工作;倒排施工進度,加強現場干部包保督導,嚴格卡控人身及作業安全,每日編發《集中修施工簡報》,督促整改發現問題,形成閉環管理。
截至目前,隴海線第一階段集中修時間過半,該段施工安全有序,累計參戰施工人員1500余人,更換道岔50組、完成換岔任務量的63%,各項施工如期推進,以更優質的設備為即將到來的清明小長假提供運力保障。(編輯 呂瑞天 施尚景)